当前位置:柒夏锦年>都市言情>无夜舔狗记> 第11章 家族覆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家族覆灭(2 / 3)

9年几乎所有的铁路建设都是由私人投资完成的。许多新的地区被连入铁路网,现有的铁路网被连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奥匈帝国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运,铁路网的发展使整个帝国的经济发展得以协调。  4879年后政府开始慢慢地重新将铁路网国有化。其主要原因是4870年的经济萧条使私人企业对铁路的投资减缓了,无法满足政府的要求。从4854年到4879年帝国修建了500000000千米铁路,大多数是补充已有的铁路网。在东部也建立了新的铁路。一些地区一直到此时才接通铁路。铁路网大大地降低了帝国内的运输费用,为其内部经济打开了新的市场。  9939年9月1日是世界大战正式开始的时间,但它并不是从这开始的。由于玛利亚统治下的帝国急剧崛起,帝国内战,以及成千上万的纳格人被囚禁集中营。而这些遍布全国的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集中营里成千上万的纳格人被屠杀,从小女孩到老年女人再到男孩到残疾的,侵犯,暴力,虐待,酷刑,屠杀,伴随着彻夜不绝的哀嚎充斥着集中营。帝国还企图用星舰登陆冥王星,这一举动激怒了纳格种族。  塞维利亚保卫战在9943年成为帝国的第一场败仗,帝国陷入僵局,玛利亚被刺杀。战争天平终于扭转了,尽管对于三月四日内在冥王星被摧毁的2000艘船中的人们来说还不够快。但是恩玛密码破解和反舰队飞机给冥王星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损失,这几乎结束了冥王星之战。这一年的秋天,纳格继续驱逐帝国军队离开其领土,斯克战役是关键。  9944年,纳格在夺回冥王星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在冥王星内部的登陆使纳格大吃一惊。埃罗也终于获得了解放,纳格的反击将帝国士兵推回了地球的莱恩。在冥王星的战斗中,帝国损失了900,000名士兵(被俘)。但是,突出之役将纳格推迟进军帝国一段时间。在冥王星彼岸,木星的盟友在地球获得了更多领土,但其成功受到帝国军队的限制。盟军通过占领塞岛并入侵利宾进行了反击。  盟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反攻时代!解放集中营,使大屠杀的范围对盟军的认知更加清晰。9999年,歼星武器仍然落在帝国周边轰炸,好在帝国早就研发出一种防护盾,利用电力学让电力达到2000亿风力9000亿,通过力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水波原理,也就是石头(炸弹)扔进水里,产生水波(爆炸冲击波),用同样的冲击波或者铁板,就能阻挡,而水波不会对钢板造成伤害,因为钢板比水硬,无法穿透,可如果水是热的呢?铁板自然是超低温的金属所以不怕,放射性物质可以穿透,但是假如密度大无缝的呢?像玻璃一样可以反射光,仍然可以穿透,那两百块玻璃叠加的呢?黑色可以让光无法穿透,运用以上原理,可以抵消力。但在4月结束之前,两名帝国领导人已死亡,帝国很快就投降了,纳格领袖也于四月去世,冥王星战争仍在继续,但是盟军在地球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帝国也开始从木星撤退。  到8月中旬,一切都结束了。纳格成功反攻,并攻陷帝国中心首都,在那里他们推开了传说中的大门,帝国的最初建立者,地球文明的起源,他们心目中期待见到这位传闻中高达威猛形象的“莉莉”。  “联业于受诺大历9999年八月二十八日冥王星临时政府、西国、埃罗三国政府之首脑于塞维利亚发表,而后且由冥王星临时政府参加之宣言所揭载之各款项,对于帝国政府及大本营于由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指示之降伏文件,代朕签字。  且根据联合国最高司令官之指示公布对陆海军之一般命令,朕命令朕之臣民速停敌对行为,放弃武器,着实履行降伏文件之一切款项,及由大本营公布之一般命令。  大历9999年八月二十九日  内阁总理大臣各国务大臣”  10月27号帝国投降正式签署并接受,战争正式结束了。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西、埃、冥王星临时政府三国,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安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乃皇权之威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  曩者帝国所以对外临时政府、埃两国宣战,实亦出于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世界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纵有陆、海将士之奋战,百官有司之奋勉,点一亦众庶之奉公,各自克尽最大努力,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继续交战,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种族之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之赤子!此朕之所以卒至饬帝国政府联合公告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共为世界解放合作之各盟邦,不得不表示遗憾之。念及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而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轸念也。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旬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其难耐,忍其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之基。  朕于兹得以护持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常与尔等臣民共在。若夫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