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武侠修真>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第 325 章 皆用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25 章 皆用功(2 / 4)

觉得十一这是一下子长大啦!这是个好消息,他立即高兴地跑去找太后报喜。

太后得知十一有正经事做非常欢喜,倒是舒宜尔哈很惊喜,跟五阿哥说:“十一哥哥这想法好啊,到时候姐姐用完了给哥哥他们用。”

她的意思是给九阿哥和十阿哥用,这两人每次回来都抱怨运输艰难,如果造办处能造出能长途运输的车子来,九阿哥和十阿哥每年能少受罪。

五阿哥瞬间觉得舒宜尔哈这想法不错,对着舒宜尔哈夸了几句,觉得排行十一的都是聪明人,立即派人去找陪着九阿哥行商的管事,让管事把路上遇到的路况跟造办处说明白。

折腾了大半个月,第一辆车被造了出来。用木头做的车子,看着就是一个大车斗,四四方方,还有栏杆。

车子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是小小的锅炉,除了锅炉还有两个人的座位,一个人负责给车子转动方向,一个人负责给锅炉填煤炭。煤炭、锅炉,备用水桶、两个人的座位加在一起占据了车子的二分之一。后面就是放粮食的地方,经过计算一

车能拉三十石。

而且三十石还不是运输能力的极限,考虑到道路不一样对车子的磨损不一样,三十石是最合适的运送重量,如果硬要加重量也行,就怕半路车子散架了。

三十石不算多,但是这车子一天能跑四五百里,这已经很不错了。

康熙饶有兴趣地看着这车子,跟身边的人说:“装上粮食试一试,晚上前回来,看看路上可顺利。”说完把造办处的人叫来问能不能做得更大一点。

一群三等侍卫在车里装了粮食,其他人纷纷上车坐在粮袋上等着出发,有人算人和粮食的重量,有人抬着煤炭放车上,看着现场忙碌着,造办处的大匠忍不住摇头,跟康熙说:“皇上,过犹不及,不是不能造得更大,只是造得大了各种毛病就出来了。锅炉大了却力气不足,现在这么大,一袋煤能跑一天,做大了一圈可以多装了一千斤粮食,但是烧掉的煤炭多了两倍。还容易烧干,一旦烧干这锅炉就废了,路上没处修就彻底坏事了。再有就是里面气多了容易炸,锅炉大了很难把握。还有就是容易坏,路上颠簸,封得好好的炉子一旦跑气儿L了也不能用了。”

康熙听明白了:“眼下这是最合适的?”

“是,是最合适的,最不容易坏在半路的。”

康熙点头:“稳妥些好啊!宁肯少装些,只要能平安到了就好。”

在京城试验新车的时候,海棠他们到了青海。

跟来的八旗和键锐营去了八旗驻地,大部分的宗室随着八旗一起驻扎,七阿哥坐镇大营,只等着大军消除疲惫,海棠巡视过青海就出兵。九阿哥和十阿哥半路与他们分别去了南疆,佟国纲带着京城的火器营和鄂伦岱去了火器营驻地。火器营驻地有一半在山洞里,因为康熙觉得火器营用的霹雳弹有伤天和,制造的时候要避开人和天地,于是选择了山洞,和八旗不在一起驻扎。

至于十三和十四,七阿哥让海棠带着他们,这两个人年纪不大事却很多,特别是十四,别人赶路累得倒头就睡,偏他精力旺盛,天天惹人烦,七阿哥不想搭理他们。

海棠与他们在半路分开到了大城里面,城里熙熙攘攘,车队行走的速度慢了下来。

十四十三和车夫坐在一起,看着两边都是人,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各种口音各种叫卖声混杂在一起,还能听到不一样的音乐,这是一座很有异域风情的城池,与他们见到的都不一样,看得出来这里也是一座很有生命力的城池。

车队越是往里面走人越多,前面的侍卫开道,两边的人群分流。居然有人大声问:“女王带小王子来了吗?”

这么一问,街上的纷纷询问小王子来了吗。海棠只好和盐宝挤在马车门口跟大家挥手,再跟街上的人解释孩子太小没带来。

一路上问好声一阵接着一阵,直到马车到了王府门前,跟着车的人才散去。

十四在马车进门的时候还问:“姐,不是说没那么多人吗?怎么看着挺多的。”

十三则是高兴地说:“姐,大家都惦记

您,这真是民心所向啊。”

海棠没因为十三的话高兴,而是忧心忡忡:“人多就说明逃难的多,拖家带口到这里来,只要开荒官府就分地,人越是多越是能证明失去土地的百姓在增多。”

康年初年人口都在增长,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吃饭问题必然是一个大问题。

无论十三还是十四都知道流民越多越难办,都没再说话。王府的侍女端来凳子放在马车边,要扶着他们下车。

十三和十四不踩凳子,直接从车上跳下来,盐宝也是一跃而下,它对这里太熟悉了,自己摇着尾巴跑走了。

海棠扶着侍女的手下车,侍女说:“各位大人都在前院等您呢。”

“知道了,跟他们说我换身衣服就来。”海棠说完后跟十三十四说:“喝口水跟我一起去前面,我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