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穿回星际,我让华流爆红了> 第46章 历史交流会[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历史交流会[4](2 / 3)

他们分别落在不同的城门山,温老教授并几位老友落在李威廉等人曾站过的黄土路上。

城墙巍峨高耸,高四丈,天色未亮,已有行人密密麻麻,拥挤着进入城池。

故意挑刺儿的南云平教授捂住发痒的鼻子: “老何,你这学生过分!寻到些许资料就飘了?你当老师的,得督促提醒她,不能太张狂。想复原一整座古城,谈何容易?城墙盖的再厚再吓唬人,也是花架子。"

CCG投影与建造完整的城池让人体验游玩截然不同,难度天差地别。

南云平不相信苏冬夏年纪轻轻如此思维缜密,且学识深厚到能复原东京城。

那代表着,她熟知宋朝历史。

这事,他们这些老东西都做不到呢。整个东厦,无人能做到。"南教授,我劝你先瞧瞧那城墙,再讲话。"

温老教授不似南云平,将心思放在对何声的质疑上,还喋喋不休怼何声。他很期待苏冬夏的成果,这年轻人至少有胆魄有想法,还有学识。就凭刚才的部分还原,就比谢文政强。

他奔到城前,仰头。

城墙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兵甲林立,乍一眼望去,令人悚然。

"对对对,古代城墙高筑,本就有防御之意!那些个二半调子的编剧,将城墙当成了装饰物,居然还学其他文明画图案,花里胡哨地乱搞。"

温老教授频频点头: “老何这学生颇有意思,老南,走,进城瞧瞧!”

或许是盏盏花灯给了温老教授信心,老头子负手,踩过黄土路,慢悠悠踏进天醒时分的东京城。雾色蒙蒙,约莫凌晨三四点,市井瓦舍间,零星起了早茶铺子。

远处马车踢踢踏踏行过,倒不似CG图像中的热闹。

虽冷清,依旧有红尘气。

南云平

无声,第一时间转开目光,打量附近市井瓦舍的房屋构造与摊主打扮,停留着。他盯着一支开小桌,穿褐色裆子的年轻小伙看。

伙计站在大灶前添干柴。

随着热水滚滚,腾腾水汽吹红了他面颊, "几位丈人,可要面汤?"三人左右瞧,踌躇在桌边坐下。

“老何,"温老教授搓着手,眼神期待: “行啊,还有好吃的?”

东夏人的吃货属性深入骨髓,作为历史系教授,他们闲暇也会寻资料,想复原一两个古朴菜式。

好不容易寻到几本残破菜谱,乱七八糟的材料搭配适量、合适、少量、中量等等词语,搞昏了他脑袋,根本不知如何做。

“我记得有。”何声老教授颔首微笑,偏头看年轻小伙弯腰舀汤。

须臾片刻,年轻小伙端上三个小盆, ”丈人,咱们小店提供干布小盆,额外要两文钱,总共十二文。"

三位老教授看比脑袋还大的小盆,盆中有温热水,沉浮着几味中药材。

南云平:"面汤?!"

这么大?

温老教授迟疑,拿起干不揉了揉,组织语言问何声: "这是特殊食材吗?得丢进汤里泡着吃?"何声迟疑。

东京城设计图精细庞大,杂乱有序。

工期时间短,他与陈科只负责总设计,看了大略的城市设计图与模块。更细致的人物设计与剧情和诸多宋代日常都交给了手底下的年轻教授和学生。

老头子面对老朋友询问,不想跌了面皮,抓起干布揉了揉,一本正经: “小苏与我讲过,古人会晒干植物药材,当做食材。"

星际植物多种多样,有些食材更是离谱。

实在怪不得他们起了误会。温老教授: “原来如此,”

何声老教授将干布丢进温热水中,还与两位老友猜测嘀咕: “这是晒干了的食材?叫什么?”干布沉进盆底,没起变化。

三人目光炯炯。

"刘三郎,早啊,给某拿面汤来。"又有客人到。

刘三郎笑问: "杜待诏,今儿个起晚了啊,还是老规矩?"

汉撩水洗脸,用干布囫囵擦了两下: “还是你家面汤合适,温度正好。”刘三郎麻利地舀出面汤,倒满杜齐提来的水桶,哗啦啦水声不断: "八文。"天亮了三分。

许多人家提了水桶,买下全家人需要的面汤,匆匆赶回家去。面汤店前,已经烧起了4个大灶,腾腾水气缭绕,似仙境。何声老教授三人呆立当场,坐姿僵硬。南云平眉毛不听话地跳动,压了压,没压住。

喉咙里溢出笑声,他拍着桌子指何声: “你个蠢东西,哈哈哈。”温老教授哭笑不得,他也多年没出过这种糗了。

伙计刘三郎擦着汗,奔到了他们身边,是来收盆的: “三位丈人,你们没洗?”"诶呦,水也凉了,怎还把布丢进盆里?"

何声: "……"

何声年老成精,脸皮厚,手伸进盆里捏起湿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