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八百七十五章 喜报传金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五章 喜报传金陵(3 / 4)



继续往下看,这头版上说万古圣君亲自率领大军,在山东安平镇外迎战伪明贼军十余万主力以及近十万蒙古骑兵,将士们奋勇作战,当场击溃蒙古骑兵和伪明贼军。

伪明贼军死伤无数,被俘虏十万余,而蒙古骑兵死伤数万,只剩下小半狼狈而逃!

大乾周刊对于战事的报道,向来都是天马行空的,基本上没有准确的数字,因为那都是军事机密,另外为了宣传效果,也会进行适当的艺术化加工。

比如说蒙古骑兵死伤也就一万左右,逃走了四万多,但是在大乾周刊里,那是死伤三四万,只逃走了两三万,至于具体多少,说实话,不了解事情真相的外人是很难知道的。

然而不管数字如何,但是大捷就是大捷,这一点却是无法否认的!

赵进作为一个官员,政治敏感性那是相当的高,一看这文章,立马就是能够猜得到,不管战事的双方具体损失如何,但是既然出了这个号外并广为宣传,那么这一战肯定是赢了,而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大乾已经算是彻底击垮了明王朝,现在彻底统一了华夏不敢说,但是名义上的统一已经是绝对的了,后续继续把残明势力灭掉,那么大乾王朝就会和以往的传统中央王朝一样,成为华夏大地的新主人!

这个一战,其影响力绝对比之前的扬州战役、安庆战役更大!

随后他翻看了后面的几页报道,报道上说崇祯皇帝战败身死,当然了,大乾周刊自然是不会说崇祯皇帝的什么好话,更加不会给他一种悲情的感觉,而是说此人完全是咎由自取,然后还说此人最后完全发狂,竟然是大肆屠杀伪明臣子以及将士。

总之就是尽可能的贬低崇祯皇帝以及伪明!

大乾周刊,从来都没有抬高敌人,尊重敌人的习惯!

但凡是大乾王朝的敌人,都是渣渣,都是罪不可赦,这,才是大乾周刊做诸多报道的基本原则,在大乾周刊的文章里,崇祯皇帝坏的流脓,而马士英也是个和恶魔一样的贪官污吏,残害百姓。

简单来说就是马士英横征暴敛,用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说马士英吃饭的时候,足足有一百多道菜,全都是山珍海味,奢华无比,而这些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说马士英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在湖广、四川等地方搜刮无数钱财,迫使百姓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

天可怜见,虽然马士英和所有的大明官员一样,当官也捞了不少钱,但真没大乾周刊里说的那样奢侈,人家一餐顶多也就是几十道菜而已,这搜刮钱财也是有的,只不过都是用来维持军队的。

这征税的话,其实马士英征税的手段那是远远不如大乾的税部!

而且马士英征税的时候,和崇祯皇帝不一样,人家开设的灭乾饷,不仅仅是针对贫民百姓,商人士绅他一样收,只是没大乾收的这么狠,而且还多了很多的弯弯绕绕,比如说以募捐的形势!

大多时候,马士英都是通过折中的方式来凑集军费的,比如说募捐啊,开设关卡收取过路费啊,要不然靠那些苦哈哈的贫民,他马士英还真养不起十几万的督标以及练军。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看,其实马士英一直都是在仿效大乾王朝这边!

他的督标和练军,不用说了,编制、训练、武器清一色的抄袭大乾陆军!

甚至他在自己的幕僚团队里,都是效仿大乾那边设立了一些各种名目的机构,比如说他的幕府团队里有一个粮饷处的机构,名义上是为大军筹集粮饷,但实际上和大乾王朝的征粮司有点类似,都是用来征税,只是马士英征税没有那么直接,手段也是比较温和。

虽然没有公开说过,但是马士英和心腹们的私底下场合里,经常透露出对伪乾的部分政策的赞赏,说过‘师贼之长以制贼’这种话。

尤其是收税,如果他马士英能够一年收几千万两银子,何愁乾贼不平啊!

嗯,这种话是绝对不能往外说的,而伪乾的很多政策也是不能学的!

他要是敢搞什么士绅一体纳税,摊丁入亩、收取高额商税,甚至是搞税务稽查队这种臭名昭著的组织的话,督标分分钟那是要反的!

要知道,督标的核心可是地主士绅子弟,人家就是不满伪乾的诸多乱政暴政,这来参加督标反抗伪乾的!

马士英要是和乾贼一样玩士绅一体纳税、摊丁入亩,收取高额商业税!

他们这些士绅子弟还反抗个屁啊,直接投降伪乾不更干脆啊!

特地发行的号外并不长,所以赵进很快就是匆匆浏览了一番,然后就是沉思了起来!

这一次安平大捷,所造成的影响之重大,绝对是救民军和明王朝这数年的争霸之战里最大的,因为安平之战里的那十几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