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332章 新军事贵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2章 新军事贵族(2 / 4)

,他极具天赋,也没怎么看书认真学习,但是文科成绩却是极好,就连预科学校里的老师也是说,他这天生就是学文科的料子。

那个时候的苏林德,也是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曾几何时他也是最喜欢诗词文章,但是却是因为父亲的强迫,最后报考了武学堂,成绩垫底,进入部队服役后也是泯然于众人之间。

如果不是结识了卢照凌,得到了卢照凌的提携,他现在估计连个少校都混不上,在上尉军衔的时候就是被迫退役了。

看着儿子那样子,苏林德心软了,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准许了他去报考国子监大学。

结果顺利考上了,而且入学成绩名列前茅,让他颇感欣慰。

至于父亲的怒火,他也早就预料到了!

苏父还是在那里骂着,骂着骂着看见苏林德一直沉默不说话,他突然也是沉默了。

最后挥手道:“去吧,去看你母亲吧!”

看着儿子离去,已经年迈的苏父站在窗前,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望向窗外的眼神,脑海里又是浮现了当年在黄竹山时的场景!

那一年,黄竹山正面临着明军进剿,陛下组织少年成立了虎贲军,很少人,甚至他的儿子和妻子都不知道。

当年那支只有四十多人的虎贲军里,就有他。

甚至虎贲军最开始编练的时候,他还是李大虎的伍长呢!

但是很快,李大虎和陈先赟他们就是一飞冲天了,而自己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升迁,然后逐渐被遗忘了。

等到梧州战役的时候,李大虎他们已经是一军之长,而他依旧只是个少校营长了。

而且带着部队和其他友军一起进攻梧州的时候因为表现不佳,对他后来的晋升也是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统一战争的那几年,他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军衔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要低的人,越过自己,然后一路成为开国名将。

但是自己,却是慢慢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就连少将军衔和子爵这个头衔,还是因为他从龙的早,陛下怜惜他这个老臣子才给的。

但是,他不甘心啊!

真不甘心啊!

李大虎晋升陆军元帅,并且随后退役,再加上卢照凌这个新生代将领里的代表人物晋升陆军中将。

对大乾陆军造成的影响是深刻而重大的。

因为这意味着把持了大乾陆军高层军官三十几年的老一代将领,终于是开始退出一线,把权力交给第二代将领。

同时新生代将领也是正式进入高层,并开始影响陆军发展。

大乾陆军从东镇庙时期算起,一直到现在,中高级将领的层次是比较分明的。

大体上可以以讲武堂建立前后、统一战争前后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批。

最早的自然就是讲武堂建立之前的东镇庙时期的土匪将领了,包括陈屠夫等人在内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这些人基本上后续数年的统一战争里就是逐步退出一线,而且并没人能够爬上高位,哪怕是混的最好的陈屠夫,后来依靠主持炮兵工作,在统一战争结束后获得了陆军上将的军衔,不过威望还是太勉强。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因为从龙的早,而且早期作用相当明显,所以只要不是犯傻死抓权不放的话,哪怕是作为补偿这些人都是获得了丰厚的爵位。

陈屠夫在统一战争之后虽然获得了上将军衔,不过实际上影响力已经非常低了,但是他依旧获得了公爵头衔。

理由很简单,就凭借着他当年一把杀猪刀带着楚行逃命,数次救驾乃至救国的行为就足够了。

这些人,基本上统一战争之后就是全部退出了现役,一个个都是去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第二批就是李大虎、陈先赟为代表的讲武堂早期学生,可以普遍称之为第一代将领。

笼统上来看,所有在统一战争期间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军官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一个群体里,他们普遍参加过统一战争,接受过早期的讲武堂学习,同时军功显赫,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军事贵族。

这些人哪怕是在统一战争结束后,很多人被迫退役,或者是担任虚职,但是这些将领基数大啊,他们依旧长期把持着陆军权力,甚至很多在统一战争之后才晋升为准将的将领,其实他们相当多一部分也是在统一战争时期就已经参军了。

而所谓的第二代将领,其实是指统一战争之后才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将领,也就是陆军讲武堂第十期以后的将领。

他们参与了大乾的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战争,包括和蒙古人的一系列战争、扶桑战役、印度战役、非洲战役等等。

这些在统一战争之后才进入讲武堂学习的将领,他们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最为正规的近代军事训练,他们的作战方式和统一战争时期的开国将领们不太一样,开国将领们的战术其实依旧带着浓厚的传统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