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337章 后装线膛炮时代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7章 后装线膛炮时代(3 / 4)

屁啊。

徐嘉宁海军上校不是技术人员,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根本不知道第一沙面造船厂承接这艘科伦坡号巡洋舰,非但没赚钱,差点还亏钱呢。

这主要是因为这艘科伦坡号巡洋舰的过程有些复杂。

三年前该舰其实就已经是动工了,当时预计装备的自然是前装线膛炮,但是开动一年后,船体都差不多快要完成了,就是传来消息说后装线膛炮研发成功了。

海军高层那边一声令下,暂停了所有在建战舰的施工,同时暂缓了后续未开工战舰的订单。

为的就是及时更变设计,好把前装线膛炮换成后装炮。

当时的科伦坡号都建成了大半了,最后被迫更改设计,甚至还拆掉了一部分建好的船体呢。

原本以为不用多久能复工,但是当时虽然有后装炮了,但当时实际上只有一个三百毫米的后装炮呢,其他口径的火炮还得进行设计。

等了半年后,等预计的后装主炮完成设计后,科伦坡号才是根据新舰炮的数据修改了设计,进而重新施工。

好不容易把船体搞完了,结果舰炮还得等,因为后装炮的产量还有限,而太多船只等着用了,科伦坡号巡洋舰也只是等待装炮的其中一艘而已。

这一等又是等了好几个月,去年年底才是等到了舰炮,并装了上去,然后进行舾装和测试后。

折腾了许久,如今总算是完工交付海军了。

因为反复折腾,倒是第一沙面造船厂也是承担了一定的损失,虽然变更设计的时候,海军是额外支付了相关的费用。

但是施工周期被延长了太久,被占用的船坞成本,员工的成本都是不小啊。

最后算下来,第一沙面造船厂发现承接这一艘战舰虽然表面上有利润,但是扣除多出来的隐形成本后,其实也没赚钱。

要不然,今天这也不会诉苦了。

但是也只是诉苦而已,抱怨什么的自然是不敢的,这军舰市场利润可是丰厚的很,他们沙面船厂可是靠着长时间的积累,才是能够在被国企部造船厂和皇室造船厂把持的军舰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自然是不会轻易破坏和海军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想着接多几艘新一代巡洋舰、护卫舰的订单呢。

甚至,他们还有野心在大型军舰上插一脚,看看有没有机会承建装甲巡洋舰。

作为大乾王朝里第一家涉足军舰制造领域的纯民营造船厂,沙面造船厂在二十多年的发展里也是经历了无数风波。

当年陈竹林的父亲打理沙面造船厂期间,虽然和军方关系良好,也能承接部分巡逻舰和护卫舰的订单,但是因为技术有限,规模始终不大。

同时陈竹林的父亲对股权看的非常重,哪怕是当年造船业最为兴盛的时候,也只是仅仅让出了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已。

资金不多,技术提升的不快,自然是接不了高利润船只,甭管是民船还是军舰的订单的。

后来陈竹林继承家业,成为了沙面造船厂的控股股东以及总经理后,开启了全面改革。

他连续引入了多家的战略投资者,虽然手中的股份也是因为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多,但是他依旧是最大的股东,并且其中有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是被几家基金公司购入,其投票权是委托给陈竹林的。

所以陈竹林依靠百分之三十多的股份,依旧牢牢控制着这家造船厂。

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后,有了钱就是进行技术升级,建造新型的大型船坞,甚至还成立了一家分厂。

沙面造船厂,拥有第一沙面造船厂,第二沙面造船厂两个生产基地,共计拥有五千吨干船坞三座,三千吨船坞四座,另外还有一座在建的万吨船坞一座。

纯粹以技术能力来说,沙面造船厂的技术能力足以名列民营资本造船厂的第一名,哪怕是放眼全国范围内,算上官方资本造船厂和皇室资本造船厂,沙面造船厂也能够挤入前五的水平。

排在他前头的只有广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鼎盛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而已!

甚至就连同样是国企部直属的大型造船厂,也就是肇庆造船厂,他们的技术能力其实也是不如沙面造船厂的。

不过这种排名只局限于造船技术,尤其是建造大吨位高性能船只的技术,并不是说产能。

如果说产能的话,冯氏航运公司下属的多家造船厂加起来,可是超过了沙面造船厂的,但是冯氏航运的造船厂,建造的都是普通民用船只,和沙面造船厂这种能够建造主力军舰的造船厂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建造军舰,乃是他们的重要业务之一,而最近海军正在大规模推动新一代战舰的建造计划,虽然不可避免的,大头会被香港鼎盛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这两家造船厂拿走。

但是巡洋舰和护卫舰这些订单,沙面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江南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