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4章 海客之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海客之路(2 / 3)



“一身所长,唯有商贾之道,竺愿效仿博望侯,开海商之路!”

糜竺跪伏在地上,头死死触在地板上,刘备竟一时间拉不起来。

看其铁了心的样子,刘备只得改口:

“子仲心意我已知晓,若有万全之策,定不阻挠子仲前往大秦一行。”

什么叫万全之策?刘备也不清楚,但总之留个之后劝糜竺的机会。

此时简雍也插口道:

“若有机会,雍也欲随这秦论往大秦一观。”

简雍对大秦好奇的紧,如今看光幕一说更是百爪挠心,恨不得现在就出发。

但简雍从不莽撞行事:这秦论既然能来,那便能返,跟着他走总要安全许多。

刘备无语:“此事,等那秦论真的来时再言不迟。”

“孔明怎么看这大秦?”士元小声问道。

“海路六万里!”孔明摇摇头:“即使走博望侯之路,也要四万余里,路途遥远,经数国。”

“汉与大秦,有互惠之利,无交兵之嫌。”

庞统同意,这个距离如何出兵?

【还有个额外值得一说的便是大汉与罗马唯一一次的正式交流。】

虽然光幕又在跑题,但这个话题成功引起了厅内众人的关注。

尤其如孔明庞统等熟读后汉书的,更是一时间失声:

“那使团竟是真的?”

众人侧目。

【作为丝绸之路终点,大汉和罗马双方对彼此肯定是十分好奇的。

公元97年,甘英奉班超之命出使罗马,但受到了安息的阻挠。

史书上记载的简略,只是说安息人将甘英引到海边开始满嘴编胡话:

哎呀,我们这里要是去大秦的话,顺风得航行三个月,要是逆风就了不得了,至少也得两年。

我们每次去大秦啊,船上需要放足够三年吃的粮食才敢走!而且这海还能惑人心智让你思念故乡,情不自禁投水而死!

因为安息224年就彻底灭亡了,这块地方后来也几经战乱,史书啥的一本都没,所以没人知道当年怎么骗的。

我们现代一般认为甘英看到的是波斯湾出海口,在扎格罗斯山脉和莫克兰海岸山脉中间。

往西北方两千公里就到了罗马,属于擦身而过。】

厅内众人一时间甚至也开始畅想:若是甘英成功到达大秦,如今是不是便完全不一样?

庞统啐了一口冷笑道道:

“后世称博望侯之路为丝绸之路,这安息国据此通路,丝绸珍宝往来过境俱可掠钱财。”

“无信之国,定是惧怕大秦与大汉联络会使其无容身之所!”

孔明皱眉也觉得颇为可惜,也提了另一个看法:

“光幕也言财帛动人心……即便甘崇兰识破安息诡言,安息也或将以阴毒手段谋害!”

庞统叹息,也觉得孔明说的概率很大,最终只能扼腕叹息:

“贼子之国,憾其将灭,不能亲讨!”

按光幕的历法来算,这安息国国祚仅余十三年。

【大汉对于罗马的探索因为谎言无疾而终。

但另一头,罗马的皇帝对于大汉也非常好奇,后汉书对此也有记载。

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的使者从日南而来,献了象牙、犀角、玳瑁等,两国建交。

但是对于送来的礼品,汉代史官们的评价是:就这就这?

这些礼物在当时是汉朝周边藩属国的特产,你堂堂罗马,就送这?所以当时大臣们怀疑这群使者是假的。

这也很合理,毕竟古代商人假冒使节的案例比比皆是,宋时大食商人经常冒充使节去打秋风。

说上两句好话就能被赏赐一堆东西,简直一本万利。

但从现在考证来看,这群使者多半可能还是真的。】

众人这才明白了之前庞统和孔明的惊讶。

刘备自己想了想倒也觉得非常合理:

“看光幕所计,那罗马一年能以百万之金购丝绸,然所献之物俱是寻常,由不得不被怀疑。”

同时刘备也表示惊叹:商人还假冒使节骗东西?这也太大胆了。

孔明和庞统对视一眼,两人感觉心中一痛:

若是真的的话,那大汉似乎真的错失了一个机会?

【首先时间上来说对的上,从甘英出安息到罗马使团来汉,这期间罗马正好处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