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93 章(3 / 4)

发生争吵,苏菲娅再次提出离婚,苏菲娅丈夫希望她能够冷静下来,并且还是跟往常一样带走她平常携带的工作挎包,等待苏菲娅再次心软,放下一切前嫌,再次共同合作。

警察带着工作背包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苏菲娅平常习惯使用的翻译用的麦克风、补妆用的化妆品、满足嘴馋时的小零食、矿泉水、钱包和其他各种小东西。

苏菲娅丈夫说,他之所以会带走工作挎包,除了因为希望苏菲娅心软,还有就是因为这些准备工作本来都是他在做的,他会尽力满足苏菲娅的需求,讨她的欢喜。

然而,警察在检查挎包内容的时候,发现麦克风出现了故障,当时并不能工作。如果苏菲娅丈夫真的一如既往地期待着苏菲娅能够按时参与国际峰会的话,肯定能够发现苏菲娅最爱用的麦克风存在问题。

其次,同样是与现场翻译有关系,苏菲娅丈夫哈罗德真心希望苏菲娅及时赶到的话,为什么另一名希腊语同声传译员在国际峰会前二十分钟的时候就到场了。他不是只会让苏菲娅作为自己的翻译吗?

关于这两点,苏菲娅丈夫无法解释这一点,于是警察认为这不是一件意外事件。

与此同时,法医在考虑到桑拿房的特殊环境下,经过调查,同样发现死者体内的酒精量并没有达到能够让死者陷入昏迷的程度。可死者身上也没有存在任何外伤,并不能推出外伤致死对方昏迷的结论。同样的,死者体内有什么类似安眠药等致使人昏迷的药物。

如何让一个有清醒意识的人在桑拿房中待至昏迷,甚至致死,是成了这个案子最大的疑点。

辩护律师就这一点来辩驳哈罗德无罪。

检方和陪审团认为哈罗德隐瞒了自己某种特殊的手段。

在整个案子过程中,苏菲娅丈夫是有行凶动机——阻止妻子和他离婚。

且当时哈罗德在国际峰会上种种违背往常习惯的举动,也让人无法忽视他早就确定苏菲娅绝对不会来参与现场翻译工作的表现。

此外,每当谈论与妻子发生争执的那天早晨,哈罗德总是会回避他人视线,虽然也有表达悲哀的表现,但是行为心理学家则认为,他是在回避正面迎对当天的事情,他存在说谎的环节。

这起案子调查前期,哈罗德摆足深情丈夫的模样,博取了

() 大量观众的同情、关心和泪水。而调查中期,当警察开始怀疑哈罗德,深入调查时,又发现了哈罗德实际对妻子苏菲娅有长期的PUA行为——精神虐待,情绪绑架,情感洗脑等。一经曝光,就引发众怒。即使后期还没有开审,民众在新闻媒体的煽动下,要求对丈夫判重刑。

最后,被告哈罗德故意杀人案成立,被判处终身□□,不得假释。

这样一件已经盖棺定论的谋杀案,在今年前一个月的时候,被死者苏菲娅的兄长要求下重新调查。

“文森特称说在希腊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长得跟苏菲娅极为相似的女人。他当时以为是自己认错,并不想放在心上,结果对方见到他之后,反而就像是心虚慌张一样,匆匆地离开了。”

麦考夫继续道:“于是文森特重新向凶案现场第一目击者梅莉询问一件事,当时她确定见到尸体就是苏菲娅本人吗?梅莉这才说起来,当时发现尸首躺倒在地上,她惊慌失措,连忙跑出门外打电话报警,寻求帮助。她当时不敢看对方的脸,不过警察也确定尸体是苏菲娅的,也不需要她自己去确认。于是,梅莉事实上并没有亲眼去验证死者就是苏菲娅,只是当时的环境已经为她做好判断了。”

他说到这里,就不需要多说文森特和梅莉如何展开合作,共同调查一年前的案件真相。

因为梅莉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也许是她也想到一些可疑的事情,所以她开始找警察和侦探帮忙协助调查整个案子的真相。

这个案子的一个巨大难点在于,尽管文森特和梅莉开始怀疑尸体的身份,但在案子解决后,那具尸体已经进入了殡仪馆的焚烧炉,被化为灰烬,无法再进行DNA检测。

当然,麦考夫并不是不能做这件调查的事情。只是他考虑到调查这件事会耗费大量的精力,于是他很快就拒绝了。

最重要的是,他也不愿意让他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夏洛克,”麦考夫郑重其事地说道,“文森特在我打电话给你的时候。死于毒杀。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来找你。”

我因为这句话小小地分神了一下,麦考夫说的「你」,指的其实是我吧?因为昨天已经遭遇毒杀的话,没必要隔了大半天再慢悠悠地打电话给我。我更偏向于,麦考夫昨天被文森特委托了,于是他来找夏洛克,可惜无果。结果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文森特死于毒杀,麦考夫直接干脆和我取得联系。

我的疑惑并没有得到解答,因为我在这里也不是重点,这个小小的问题只要到了现场——获知文森特的死亡时间,也会跟着迎刃而解,不需要多此一举提前问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