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年前(1 / 2)

回来的路上,秦怀回忆着刚才跟苗姨的对话,真是受益匪浅啊。

高级干部的每一句话都风轻云淡、含义丰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全靠个人的领悟。

乡镇干部粗枝大叶,常常出口成脏,抬腿踢人都是常有的事情。

因为面对的都是基层群众、乡下百姓,粗鲁一些也正常。这里说的是二十世纪末90年代的乡镇干部。

县级领导就文明许多,脱离了低级趣味,举止不再粗鄙,注重个人修养。当然,大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大多出自县级单位。

市级领导又上了一个档次,很注意个人形象,轻易不会发怒拍桌子,讲究润物无声,对干部的称呼就能看出修养高低。

比如市委书记称呼某位副市长,会叫:某某市长,某某同志,不会叫出姓氏,也不会带出“副”字。称呼准确而不觉得疏离。

比如市长称呼书记,就会亲切的叫:某某同志或某某书记,都不会叫出姓氏,显得亲切而自然。

这跟部队恰恰相反,部队等级森严,副职必须要带“副”字,否则就是不懂规矩,会受到批评。

副厅级以上的干部谈起工作来,普遍是云山雾罩,关键在于揣摩,十分考验下级干部的领悟能力。

市领导很少有恶语相向的时候,就算是批评干部,也比较含蓄,能干到这个级别的干部都不是一般人,每个人的涵养与城府都是成正比的。可谓是万中挑一的人才。

当然,其中也有鱼目混珠之辈,比如前世的秦怀这一类人,他们靠的是资历和背景。

秦怀目前对省级领导接触的不多,单从苗姨身上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气质跟底蕴。这样的层次犹如高山仰止,窥不得全貌。

秦怀坚信自己有一天也能位列其中,主宰沉浮!

翻过年就要召开人代会了,有人建议提拔秦怀为主管文教卫计生的副县长。表面看这个位置职权范围很大,主管文化宣传、教育、计划生育工作,但最后这一项工作最难干,容易背黑锅还得罪人,副县长接到这样的分工都会摇头。

有人提议秦怀替换肖大强,出任政府办主任。提议的人自然是韩县长。他想换掉肖大强的心思从没有淡忘过,虽然肖大强跟秦怀都是周俊生的人,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秦怀总比前者识时务的多,周俊生走后,还不是任由他来拿捏。

还有人推荐秦怀去老干部局主持工作,说什么现任局长年龄到了,秦怀能力突出,一定能更好的为老干部服务。

话说到一半就连发言人自己都说不下去了,这个说话的人就是常务副县长崔长明,一众人向他投去怪异的目光,他臊眉耷眼的闭上了嘴!

周俊生不点头他们所有的想法都落了空!

至于秦怀的工作调整问题,周俊生早有计较,常务副县长就是量身定做的。

虽然只是副县长,但前缀是常务,是县委常委,是决策层的领导。在常委会的排位靠前,仅次于三把手的党委副书记。

因为地域不同,各地常委的排名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看这个位置在当地的权重和个人能力。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某些非常委的副县长权重还比副书记高,并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峡口县要建一座大型炼油厂,那么分管工业的副县长说话的份量就增加了,县里的工作都要给炼油厂让路,服务于大局,这样的副县长自然就有了话语权。

周俊生有能力将秦怀安排到三把手的位置上,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衡量,秦怀若想走得更远,必须要有政府部门的工作履历,这就是磨练,是打基础。

干部一直在党委任职,长期搞党务工作,那么头上就会自带标签,就是缺乏统筹能力、缺乏实干能力、不接地气的象征。

党委工作在于指导、制定、监督、纠正等。

政府的工作在于管理、统筹、执行、民生等,很是琐碎繁杂,十分考验干部的执政能力。

说直白一点就是,没有当过县长的县委书记是不称职的,是经验不足的表现。

2000年代之前,市级机关某部门的副职还有可能空降下来担任县委书记,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少见了,除非空降干部的履历足够耀眼,曾在政府任过职。

进入21世纪,中央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的县委书记不仅要能抓党务工作,也要有发展经济的能力。

再往后,对于县委书记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是政治素养过硬,没有污点,没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良嗜好,年龄要求、文化要求、学习能力、执政能力、进取精神、团结干部群众等。

稍有瑕疵就会被按在放大镜下解剖一番!每一丝弱点都是竞争对手攻讦的目标!单凭人脉关系是无法坐上这把交椅的。

县委书记是一方诸侯,也是基层与高层联络的纽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牵扯到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也是国家领导基层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