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3章(1 / 2)

容州依山傍海,纪柏舟就任的地方名叫星罗县。

这地方海岛很多,顾名思义,星罗棋布在大海上,于是得名星罗县。

清清前世对这个小地方不是很了解,哪怕是旅游也没有听说过。

还是纪柏舟这次就任星罗县,清清才对星罗县有了初次接触。

这地方挺可惜的,从地图上看,离着国家大力开发的深市很近。

但当政者糊涂,上辈子竟然拒绝了修建的深宁铁路从星罗县经过。

理由是星罗县早有铁路,负担不起新的线路的筹建。

但那条旧铁路是建国前留下的货运铁路,已经年久失修。

导致深宁铁路线,直接绕道星罗县。

之后的几十年里,星罗县的发展,都被周围的县市紧紧包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阿卡林省。

港口建在了隔壁的虹固县。

于是,进出口贸易,渔业的发展也成了垫底的存在。

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候,星罗县也没有把握好时机。

明珠十二岛早在90年代初期,就同意划分给了隔壁的虹固县。

当时的当政者想的是,明珠十二岛上无法发展农业,住着大批的贫苦人群,本就拮据的星罗县,每年还要大量拨款养活这些贫民。

且十二岛上渔业资源有限,就像是拖油瓶一样,拖着星罗县无法发展,不如就让给虹固县。

但他根本没想到,几年的时间,虹固县就把明珠十二岛,打造成了沿海地区真正的明珠,成为国内外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那些被他看不起的,好吃懒做的贫民也摇身一变,成了岛主做起了旅行者的生意。

虹固县一步步的走来,和星罗县,就像是鲜明的对照组。

星罗县就是个失败者。

而虹固县,全民勒紧裤腰带,筹建了深宁铁路其中的一段。

靠着几年运输业的发达,他们的海产品率先在国内南北方大地打开市场,80年代谁人都知道虹固的海产,虹固海带天下第一。

然后又用巨大的经济优势抢占了港口的建设,又比星罗早一步。

港口的开放,更是让虹固的海产农产品远销海外。

他们紧接着在港口周围开设代工厂,为海外的企业做代加工,远比海外工人便宜几倍的工资,吸引了许多外商在此建厂投资。

也吸引了大量内地的务农人员,上虹固来打工挣钱。

80年代中末期,虹固一越成为吉州第二的富裕地区,仅次于深市。

到了九零年代,虹固要来了星罗的明珠十二岛,打造成亚洲第一的群岛旅游胜地。

而星罗县,几十年如一日,还是那个星罗县。

竟是一步错,便步步错。

既然,星罗县和柏舟有了命运的关联。

那么这辈子,有了清清,星罗县也将改写它的命运。

1980年4月初。

雨后初晴,热带地区的风带着潮气吹来。

李大牛在前头带路,纪柏舟带着一家老小,终于到了吉州星罗县新买的房子处。

“纪哥,你单位那边还有一套房子分下来的,我这两天光忙着收拾这边,还没派人过去看过,你要是那边的房子也住的话,我就叫几个人过去看看。”

纪柏舟点点头:“初来乍到,我们行事必须要低调,既然是单位分配下来的房子,就算我不去长住,但还是要收拾一番,至少不要让人看出来,我不过去住。”

说着,清清已经支了钞票给李大牛:“大牛,麻烦你和几个兄弟们了,把那边的房子也收拾收拾,家具家电,都不用好的,尽量低调普通,朴素大方就行。”

李大牛能领会清清和纪柏舟的意思。

毕竟是来星罗县做官的,要叫人看到你有钱,免不了要多想。

这栋自己买的房子,里面当然是装修舒适,家具家电用的都是最高级的,但要和云省的庄园比起来,那就大大的不如。

而星罗县这边分配的房子,自然是要越低调越好。

李大牛下去办事之后,一岁多的龙凤胎抱住清清的腿,缠着清清要去摘院子里的果子。

“麻麻,摘果果,果果,没见过的果果……”

轻轻抬头看去,原来是院子里种着一颗芒果树。

黄澄澄红艳艳像月牙儿一样的芒果悬挂在枝头,漂亮极了。

“好,叫爸爸给我们摘去!”清清也是第一次见到芒果树,新奇极了。

而纪柏舟袋里的小百万伸了个懒腰,一身皮毛已经全部蜕变成了金色,浑身仿佛冒着金光闪闪。

小百万这一年把云省平安坊那地下埋着的金子全部都吞进了肚子里,消化了几个月才把自己进化成了黄金鼠鼠。

它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水果,虽然它不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