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都市言情>苟在仙武,敛尸长生>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1 / 2)

“什么?你说的老国公,他还活着?”

陈长生闻言,不禁脸上流露出无语之色……

真的假的?

这小家伙,也太能活了吧?

如今,自己都已经一百四十五岁了,那小家伙怎么着也得一百开外了吧,还活着?

这特么比寻常修仙者活的时间都长了……

“老国公当然还活着了,要是没有他,整个荣国公一脉早没了!”老板理所当然道。

“你说的这个荣国公一脉……他们到底干了啥,能让新皇如此对待?”

“再怎么说,这荣国公一脉也是开国功臣啊!”陈长生疑惑道。

新皇如此对待开国功臣之后,不怕为人所弃,朝堂不稳吗?

“干了啥……”

“这个……”老板闻言略有些犹豫的看了一下四周……

“都说到这了,还有什么可忌讳的?”陈长生笑道。

“说实话,具体如何,民间听闻的都是小道消息……”

“据说,是老国公的重孙女入宫和昭阳公主玩乐,结果撞上了新皇,新皇以为她是宫女,一时兴起,就直接……”

“可老国公戎马一生,那女子将门世家出身,端是有得一身好功夫,把新皇当成登徒子给揍了一顿……”老板说着,还有些意犹未尽……

“啊?还有这事?

“新皇就算是挨了一顿打,也不至于就把荣国公一脉给赶尽杀绝吧?左右这也不过就是个误会而已……”陈长生道。

“按道理来说是这样,新皇若是看上了老国公的重孙女,一纸诏书,接其入宫便是,荣国公一脉与皇家素有姻亲。”

“可新皇非但没有招她入宫,没过多久,就开始在朝堂大换血,明里暗里打压老国公的势力,直到前年,老国公主动辞官,按理来说,类似老国公这样的三朝功勋,又是开国至今唯一活着的老将,怎么着也得来个三辞三拒的把戏,可是没有,新皇直接就准许了……”

“并且在老国公辞官之后第一个月时间里,把荣国公一脉的所有人,全部革职圈禁……”

“说起来到现在到现在,也差不多快有两年的时间了……”老板叹息道。

老国公是个好人,而且还是个能人!

开国时候的功勋就不说了,太祖皇帝手下自有一票狠人存在,那会儿倒也凸显不出老国公有多大作用。

可太祖皇帝也有个毛病,许是太过自信,竟然没有立下太子,以至于太祖突然暴毙之后,朝堂不稳,幸好还有个太后能够主持大局,加上老国公主动拥立大皇子继位,朝堂慢慢稳定。

又两年年,太后

驾崩,大乾的那些王爷们顺势骑兵作乱,时称八王之乱,声势浩大,直接席卷了大半个乾国。

那时,老一辈将星陨落,新一代也没什么出色的人才。

当时已是接近耄耋之年的老国公,皮甲挂帅,历时一年半终于平定叛乱,国家得以静安,此时起,老国公便是大乾的擎天之柱!

后弃武从文,担任丞相,主持朝局,颁发了各种利民政策,一时间老国公的盛威再次暴涨。

十年前,老皇驾崩,新皇登基,主少国疑,边境不稳,朝局动荡,东胡联合南蛮入侵大乾,统兵大将通云候贪功冒进,一战折损大军三十万,整个边境如同脱光了衣服的少女,任人摆布,东胡南蛮肆虐,眼看着大乾王朝变得千疮百孔……

彼时,年近百岁的老国公再一次临危受命,再一次扛起了帅旗,扶棺出征,仅用了半年时间,大败东胡和南蛮联军,顺势打入东胡境内七百余里,威逼两国签了城下之盟,开疆拓土之功,让老国公的声威达到了巅峰!

甚至可以说,当年老国公返回之时,夹大胜之威,哪怕是改朝换代,恐怕也无人能够阻止,可他并未这么做,大胜归来之后,就把大军留在城外,孤身一人入城,交还调兵虎符,卸了大将军之位

,重新回归成了一名文臣!

这一刻,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对老国公十分崇拜,甚至将其神化,兴建各种庙宇祭祀,家家为其立下了长生牌位……

“潘武啊潘武,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你小子在下面,应该会很得意吧……”陈长生不由得叹道。

不得不说,潘华的这番成就,在世俗上来说,已经是堪称传奇中的传奇了。

只要大乾世界的民众还在,估摸着他的名声就会流传下去,哪怕是改朝换代,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他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标志,真正坐到了名垂青史,就仿佛陈长生所在的世界后人对诸周公,对诸葛亮一样的情愫,甚至比他们还要更高。

因为,从某个角度上来看,潘华在大乾做到的成绩,比之周公,比之诸葛亮还要夸张了了许多。

诸葛亮六出祁连,到死都没能做到的大统一,而潘华出征次数虽少,但每一次都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