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大帝禁区:师傅死后,我疯了> 第17章 我没说我只遇见过一个穿越者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我没说我只遇见过一个穿越者(1 / 2)

阿絮后来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发明梦想。

在她十六岁生辰的那天,独自一个人去往了后山的柳树下,默默的发了半天的呆。

黄昏的时候,李十一背着两大筐古书,气喘吁吁的从山脚搬了上来。

“哥,我想做个诗人。”

“妹,你想的是不是太多了?”

阿絮恼火的瞪了李十一一眼,然后自顾自的捧起厚厚的书,读了起来。

她真读书了,很认真的那种。

李十一有些意外,但倒是也没捣乱,就这样一本本的给她送书陪她读书。

……

春去秋来,夏至冬雪。

他俩就在后山的湖边搬完了李府藏书阁里一本又一本书。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李十一就会依着湖边的柳树,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

树荫下很凉快,阿絮枕着他的腿,脸上盖本书乘凉。

李十一则是看着天空发呆,一簇簇柳絮从头顶飘落,像是永远都不会化的雪一样。

等到阿絮把书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她就开始编一些很有趣的故事,讲给李十一听。

有的故事很长,她会讲上几个寒暑,有的故事很短,短的像是夏日偶尔响起的蝉鸣。

李十一不知道那丫头到底从哪里编出来这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

天马行空,无从考证,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样。

……

阿絮说她想成为一个诗人,要先积累多读些书。

但李十一却懒得给她来回搬书了,

把她丢进了藏书阁里,只是偶尔饭点儿的时候会给这个小书虫来送饭。

藏书阁里的小书虫啃了一本又一本书,李十一也陪着她走过了一层又一层,忍受了很多年那个小丫头的碎碎念。

随着阿絮读的书越来越多,她在文道上的造诣也越来高,具体都体现在和李十一的日常交流上了。

“哥,带吃的了嘛?”

“哥,吃的带了嘛?”

“哥,带了吃的嘛?”

“哥,吃,懂?”

“……”

“饿。”

不久后的一天,藏书阁里的书被小书虫啃完了,于是柳树下晒太阳的咸鱼就又变成了两条。

阿絮在那一天问了李十一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他一直都没有想明白。

“哥,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在海上总是先看到桅杆然后再慢慢看到全部?”

“你想想,细想。”

……

几年后,又是太祖宴辰的时候,李十一和阿絮跟随着他们的父亲去了趟长安城。

那时候长安城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比如南方诸多古世家的年轻人都来了长安城,他们表面上是给太祖爷爷祝寿,实则是想和长安城里的文人才子们进行一次文道的比拼。

比诗词歌赋,也比琴棋书画。

南方的江南水乡和云梦大泽都是唐国文人眼中的圣地,文庙遍地,诗词成篇。

那里都是一些上古世家望族的地界,以古老的姓氏为尊。

但自从杜清杜首辅推行新政以来,大唐的文道气运便逐渐汇聚在了长安城里。

南方世家不服气,于是想尽办法的和长安城比拼出个高低。

世家的老秀才和老酸儒都知道自己是比不过杜首辅的,所以打算从年轻一辈找回面子。

琴棋书画四条道路,南方世家只派出了一个年轻人。

但他赢了,一个人,就赢过了所有的长安才子。琴棋书画四道,长安城里无一人可出其左右。

结果和南方那些老秀才们预料的差不多,长安城里的确是没什么人能赢过那个世家年轻人。

于是他们骄傲,且自负。

长安城的才子们沉默,且自责。

但在那时候,楼下没有人知道,被称为文道魁首的杜首辅,正在顶楼和一个无精打采的白衣少女对弈着。

楼外闹翻了天,楼里的人连眼皮都没抬。

因为杜首辅走的很慢,阿絮觉得很无聊甚至打起了哈欠。

楼外那个不可一世的世家年轻人走进了楼里,满目自矜骄傲的走了进来,但却发现……没人理他。

李十一说:“那哥们儿看到杜首辅的时候,眼神凝重崇敬,如临大敌也像是仰慕已久。”

但对于正在和杜首辅对弈的白衣少女,世家年轻人完全没有一点印象。

不过不重要,因为他只是站在棋盘旁看了一会儿,就脸色苍白的沉默了下来。

那盘棋很复杂,复杂到他看不懂,但是也很明显感觉到黑子的吃力和危险。

阿絮是持白棋的。

“最后那盘棋局是平局,不是因为杜首辅扭转了局势,是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