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武侠修真>聚散是缘> 第十四章 思丝香酒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思丝香酒庄(1 / 2)

抗美援朝烈士宋村万的遗孀黄玉桃最近可谓是好运连连。一是云水镇但镇长给她家装了部座机,还是免费的。二是民政局派人带着米面油上门看望了她,并为她办理了可以领取抚恤金的手续。三是到她家买酒的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很多上了年纪前来买酒的人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黄家世世代代靠酿酒为生,思丝香酒庄原本是黄玉桃父母的,哪知道娘家弟弟怎么也不肯学酿酒,大跃进时的桃妹子带着儿子和小叔子投奔了娘家定居。包产到户时年迈的父母将酿酒手艺传给了黄玉桃的儿子宋新国(烈士宋村万的儿子),黄玉桃从小就帮着父母酿酒,对酿酒工序很是熟悉。儿子宋新国接手酒庄后,黄玉桃就成了主力军。她家的酒是水稻谷子酿制的,酒曲是自己秘制,口感醇正,香气四溢。她家主酿谷酒和米酒,前几年有一家酒厂把宋新国聘请去当师傅,家里的酒庄就交给黄玉桃打理,酒厂离云水镇不远,黄新国每半个月回来帮母亲酿一次酒,盈利足够黄玉桃自己的开销。

随着酒庄生意的兴隆,宋新国半个月回家一次帮忙酿的酒已是供不应求。母子俩人合计了后,宋新国提出去酒厂辞职回来自己干。

座机电话响了起来,宋新国起身去接电话,黄玉桃只听到儿子兴奋的声音:可以可以,好的好的。没问题没问题。家里有人,我妈妈一直在家里。

黄玉桃疑惑的看着儿子,宋新国很开心:妈,刚才但镇长说他有个朋友想预订五百斤白酒五百斤米酒。每样每个月提货一百斤,

黄玉桃说:买这么多酒?不会是骗我们的吧?现在外面骗子不少呢。

宋新国说:不是的,这是但镇长的朋友,说他可以担保。让我们放心酿酒。也可以先预付定金给我们。

黄玉桃高兴的眉开眼笑:那就要得哦。

打电话的是李明远,上次和儿子李国强孙子李昊阳找到宋村万的家人后,他一直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帮帮他们母子俩。思丝香酒庄的酒口感确实很好,可惜没有打开销路,他想自己先掏钱把酒买下来,再送给圻南的亲戚朋友尝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远在波市的季泰来听到李明远说想帮黄玉桃家卖酒,他在电话里说:可以试试,以后我家老大和老二回来,我一定要他们去买酒带给我喝。

季泰来说到做到,此后的很多年,思丝香酒庄每年都会有开着大越野车到家门口买两百斤或者三百斤酒的豪爽大客户。

接下来的李明远没有闲着,他不再天天找人下棋,也不整天去捧着菜地种。以前不热衷参加各种饭局,现在只要有人约,他都会去坐坐,饭桌上他热心品尝的不是菜品而是酒水,然后默默的记下。

云水镇的但镇长因为黄玉桃就和李明远,李国强,季泰来成了朋友。在给黄玉桃家核实烈士家属身份时,有些事不需要季泰来和李明远提,但镇长都会跑上跑下的找人,所以事情很快就落实了。而黄玉桃酒庄生意忽然红火,但镇长也是功不可没。他每次下村巡视时都会和村里的干部们提一嘴,让他们需要买酒时去思丝香酒庄照顾一下烈士的遗孀。镇长开了口,村里干部自然就会给面子。于是很多感恩烈士们牺牲也是为了保家卫国的善男善女专门到思丝香酒庄来买酒,顺便看看烈士的家属到底有啥不一样。

五一节的头一天,李明远接到但镇长的电话,说他在思丝香酒庄预订的谷酒米酒分别酿好了一百斤。随时可以去提货。李明远妻子陈美玉是圻南本地人,听说酒酿好了就问丈夫要不要喊她娘家的侄孙去帮忙把酒运回来。

陈美玉的侄孙陈巍从小就不爱读书,有名的调皮捣蛋,除了李明远和陈美玉,谁都管不住他,谁的话他都不听。最后还是陈美玉去找当年一起当兵的战友帮忙才把这个侄孙搞去部队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又是陈美玉去找人把这位小祖宗塞进了财政局工作,小祖宗陈巍从小就特别喜欢汽车,去部队当兵前陈巍央求姑奶奶找找关系,能不能让他呆在汽车连,谁知神通广大的姑奶奶还真的让他如愿以偿了。

陈巍最服李明远,在他心里李明远就是个大英雄。和那些狐朋狗友喝酒吹牛时他都是把姑爷爷吹的天花乱坠,狗友们很吃这一套,每每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他还把狗友们带到姑奶奶家的小楼里让他们看姑爷爷的荣誉证书和军功奖章,特别是年纪长大了一点后,狗友们知道了陈巍的姑爷爷参加过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后,对陈巍更是刮目相看以陈巍的马首是瞻。

接到姑奶奶的命令后,陈巍立马思索起来:两百斤酒,得找个大一点的车去,圻南到云水镇,虽说不是很远,来去也得四个多小时,他一个人开车去会寂寞,还得带上两个会吹大山的狗友,他马上站起来开始给狗友们打电话。

陈巍有个狗友叫吴亮家里办了一个印刷厂,听到陈巍说要借个车去湖南岳阳云水镇运酒回圻南,还觉得挺奇怪的,圻南多的是酒,怎么还跑到湖南去运酒回来喝,关键是还运两百斤……吴磊心里嘀咕着开着自家运货的小卡车带着另一个狗友高兴来到圻南财政局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