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武侠修真>奇路,非典型修仙> 第33章 线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线索(1 / 2)

楚帆眉头紧锁,全神贯注的盯着手机屏幕,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了他和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一个巨型印章照片,底部符文与奇石上的符文相似,再看介绍,这个印章是双星堆出土的“龙形印章”。

这个印章居然高度达到了50公分,而且造型非常的奇特,是一个长柄形像蟠龙盘柱样子的印章,显示出了一种君临天下般的威仪;而且这个龙头上面还长着两个耳朵;大嘴张开,好像正在龙吟一样,非常威猛!

在这个龙形印章的底部铸刻有四个奇怪的符文!这四个符文笔画蜿蜒曲折,比蝌蚪还要曲还要弯,与专家所掌握的上古文字形态完全不同,所以至今也没有人能破解这四字天书。

有专家研究之后认为,这个龙形印章应该是古代人民为表彰大禹治水的功劳而专门制造出来一个纪念性的印章,因为这四个文字很像是上古大禹岖嵝碑上的那些蝌蚪文字。

但是,另外有专家却认为,这个印章可能只是一个古代祭司在祈祷风调雨顺、上天保佑等等吉祥的话语。

这两方面专家的推测都只是他自己的一家之言,没有确切的证据加以佐证,因此至今这龙形印章上面的四个符文,依然没有任何人能够破译!

第二张照片是红崖天书。红崖天书是贵省的一处秘境,引发了许多传说和猜测。其位置神秘,符号怪异,引起了古今学者文人极大的兴趣,虽然至今未有公认的解释能够揭示红崖天书的真正含义,但是与之相关的民谣却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解和记忆方式。

流传于当地的一首民谣是:“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

楚帆边翻着手机边说:“张老头,给我准备飞机,我要飞蜀省。”

老头翻了个白眼,“你自己不有吗?”

楚帆抬头朝他咧嘴一笑,“我知道你有军部的关系,这样方便。”

他决定要前往双星堆遗址,它位于华国蜀省的鸭子河南岸,距省会成都40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按目前测算的情况来看,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双星堆文明开始形成的年代在公元前1600—前1500年之间,结束的年代在公元前1050年前后,前后经历了大约500年时间。

各大媒体上经常曝光的一些文物一般是黄金权杖、青铜面具、青铜神树、太阳轮等。

但其实最重要的文物却鲜有人知晓-龙形印章,出土于双星堆遗址中,据推测可能是这个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形状如龙,线条流畅,尤其是印章上那些神秘的符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楚帆在飞机上翻阅了一些关于双星堆部落的“内部资料”。这些资料揭示了双星堆部落的神秘信仰和文化传统。

据传,双星堆部落信奉金力之神,这是一位掌控金之力量的神明。金力之神被认为是金属元素的主宰者,能够赋予人们丰富的金属资源和财富。

这枚印章是双星堆部落权力的象征,也是信仰的寄托。它代表着部落长老们对金力之神的忠诚和敬畏。

每当部落面临重大决策或举行重要仪式时,部落长老们都会取出这尊印章,祈求金力之神的指引和保佑。他们相信,只要遵循金力之神的意愿,部落就能够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星堆部落逐渐衰落,金力之神的信仰也逐渐淡漠。然而,这枚印章却成为了珍贵的历史遗产,见证了一个曾经辉煌文明的兴衰。

楚帆合上了资料,靠在椅背上,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不禁想起了双星堆部落曾经的辉煌和繁荣,以及金力之神在部落中的重要地位。

这个小小的印章,承载着一个文明的信仰和历史,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和命运的无常。

他想象着古代双星堆部落的场景,那些身着华丽服饰的部落长老们,手持这枚印章,虔诚地祈求金力之神的庇佑。

他们相信,只要遵循神明的意愿,部落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然而,历史的车轮却无情地碾过了他们的信仰和希望,双星堆部落逐渐衰落,金力之神的传说也逐渐被遗忘。

楚帆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意识到,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古代的双星堆部落,还是现代的文明社会,都是人类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些文明的兴衰,不仅仅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或许,金力之神的信仰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影响力,但它仍然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忆存在着。即使人们不再虔诚地祈求金力之神的庇佑,金力之神的形象和故事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了解古代文明和人类精神追求的重要窗口。

对于楚帆来说,金力之神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信仰的对象,更是一个新探索的起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