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三国:超级马屁系统>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挺身而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挺身而出(1 / 2)

自从方飞在冀州开始耕种以来,南阳、颖川、陈留等地民间,就不断传播着各种小道消息。

对郗虑来说,这些或真或假的传闻,其中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关于方飞的“王田令”。

袁尚在阳城也设置了军屯和民屯,并且因为当地的地主阶层大量逃亡或被击杀,完全成了一片白地,所以军屯和民屯几乎占据了阳城的绝大部分土地。

所谓“计牛输谷”,究其本质,就是招募、组织屯田客进行耕种,以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司马等官员进行直接管理。

屯田客耕种所收获的粮食,如果是自己拥有耕牛,就与袁尚方一人一半,五五分配;

如果屯田客没有耕牛,使用了袁尚方提供的耕牛,就只能得到四成的收获,剩下的六成则要上缴。

在袁尚实行“计牛输谷”的阶段,屯田客就相当于袁尚势力的雇工,自己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由于中原土地富庶,水利设施也相对完善,加上人口被大量消灭,形成了事实上的地广人稀,所以屯田客按一对夫妻的家庭计算,每一户大约会被分配到一百亩左右的田地。

这比起方飞的“王田区”农户能获得的土地数量,差不多高了一倍以上。

原因就是三辅地区由于董卓的大迁移,人口在极短的时间增加了一百多万,相对豫州、兖州、徐州等饱受天灾人祸的地方,居然可以算是“人口密集”了。

加上此前大量的土地都被三辅原有的豪强、自耕农所拥有,方飞用没收和赎买的手段收回的土地只是少数,所以无法像袁尚这样给予农户们大量的土地。

方飞入主渤海以后,虽然这边的土地极多,手中的人口变得少了起来,也没有盲目的给农户们增加土地数量,继续三辅“王田区”的制度,按照每人十亩授田。

以一个比较正常的夫妻家庭为例,一般是四到五口人,可以获得四十到五十亩土地。

比起袁尚的屯田,王田区农民能够获得的土地数量少了差不多一半。

但王田区所需要缴纳的田税,只有十分之一。

而且,这些土地是直接分配到农户们头上的,虽然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准买卖,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算是农户们自己拥有的土地了。

综合以上原因,当袁尚的屯田客们知道了方飞王田区的待遇以后,人心就变得不稳了起来。原本已经杜绝的逃亡现象,又再次出现了。

就算袁尚规定了连坐制度,也挡不住一部分胆大之人要冒险逃往方飞控制的冀州。

只要自己一家逃跑成功,你连坐屯里的其他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连坐之法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屯田户们互相监督,互相约束,但是也拦不住处心积虑想办法避开其他人眼目的逃跑者。

更有甚者,郗虑手下还曾出现过一次全屯人一起逃跑的事故。

幸好绝大多数屯田客们,都没有这样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要不然恐怕接近冀州的几个县,屯田客们都跑完了。

“郗都尉,你的屯户逃跑,即便我全军出动,也看不住数百里的边界,于事无补。再说方将军让我到阳城来,是为了防备方飞,而不是为了给你看守田舍。

若是那方飞来犯,我定然义不容辞,自会挺身而出。”关羽断然拒绝道。

他的两个嫂嫂被袁尚擒获,袁尚承诺只要关羽为自己效力,就会把两个嫂子送回给刘备,所以才投降了袁尚。

虽然袁尚对关羽非常欣赏,也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和优厚的待遇,不仅让他领兵,还把两个嫂嫂交予关羽自己守护。

但袁尚总是推脱不知刘备的下落,迟迟不肯送两个嫂子走,这让关羽一边感念袁尚对自己的仁义,一边心中也难免有一些怨气。

袁尚命关羽到阳城来防备方飞,关羽对这件事是绝不会推脱的。但郗虑想让关羽去做超出职责范围的事,那他肯定就不愿意接受了。

“唉……”郗虑知道关羽说一不二,只得长叹一声,离开了关羽的军营。

关羽手抚长须,沉吟了一会儿,来到了一处重重守护的精致帐篷面前,隔着帐幕小心地问道:

“两位嫂嫂久在营中,若是需要什么物事,或心中烦闷,尽可与我直言,我自会安排人手,护送嫂嫂去城中采买、散心。”

“云长有心了,我和甘夫人没什么东西要买的,也没什么不开心的,在这里待的很好,你不用记挂。”糜夫人温言答道。

“那好,请两位嫂嫂放心,我正在托人四处打探兄长的消息,相信不日便有消息传来。”关羽道。

“全靠云长。”糜夫人道。

“我便在不远处的账里,嫂嫂们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身边的婢女,令她们来找我便是。”关羽拱手道。

“我们知道了,云长你去忙吧。”糜夫人道。

关羽辞别了两位嫂子,回到自己的大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