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三国:超级马屁系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现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现象(1 / 2)

“我原本想带她们回长安,给她们在大汉综合学校,安排个浆洗缝补之类的工作。”方飞坦言道。

这些家眷虽然也曾享受过袁尚非法取得的财富,但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妇女都无法独立生活,所以这不应该是她们的罪责。

但方飞也不想继续把她们锦衣玉食地养着,所以打算让她们自食其力。

不一会儿,属下回报:“杜氏说她愿意,只是怕关将军嫌弃。”

毕竟是嫁过两回的人了,如今关羽在方飞这里,还算是有点地位,所以杜氏会有此说法。

实际上,她这些天一直都忧心忡忡,也不知道会落到什么下场。

杜氏能从河东流落到高句丽,这几年还经历了许多兵荒马乱,早已明白这个世道生活艰难,甚至活着都不太容易。

现在有关羽肯娶她为妻,不管杜氏自己喜不喜欢关羽,那也是求之不得的一条出路、一个依靠,怎么会不答应?

“这样吧,云长也随我一起回长安。到了长安,我就为你和杜氏完婚,怎么样?”方飞沉吟道。

现在他要返回长安,关羽也并不是全心效忠自己,还十分不稳定。放关羽一个人在外面主持一方,怕不是过不了多久,就会给方飞上演一出“千里走单骑”的戏码。

所以方飞之前就打算过,这次会顺路把关羽也带上回京。

“但凭将军安排。”关羽点头道。

于是方飞从随身亲卫中,选了一名苑门屯军旧人,命其暂代校尉一职。等义勇军第二部过来,再纳入第二部固军校尉程挚麾下。

因为方飞此前得知南阳北部诸县盗贼横行,刘扬并未有效治理,所以就打算把这一带接手过来。

不管是其紧挨着颖川的重要位置,还是在锦州打下一个前哨,给刘扬压力,这块地盘都不应该再任其糜烂下去。

当然,顺便也可以解救其中水深火热的民众,虽然一些兼职盗贼的豪强,可能并不太乐意被方飞“解救”。

这件事,方飞就打算交给程挚去做。

程挚此前在弘农呆了差不多一年,恐怕那里也没什么冥顽不灵的反抗分子了,正好过来履行新的职责。

……

许县。

方飞离开后,这里便由周仓和田邠主持军政诸事。

当然,方飞还给他们留了许多大学生。

不仅有今年新毕业从军的那几百人,还有赵泊、黄力等老一代的监察使,以帮助田邠在颖川推行王田制。

袁尚在马德和成廉的追击下,一路向南逃去,途中不断以虎豹骑阻击断后。以至于辛辛苦苦筹建的这支精骑,几乎损失殆尽。

除了虎豹骑之外,马德和成廉还俘获了不少袁军残余,根据马德的说法,虽然没抓到袁尚,但他身边的部曲,最终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人。

袁尚带到许县的四万多名屯田客,主要是颖阳、颖阴两县的部分屯户,但整个颖川总共是有二十多万屯户的。

这剩下的近二十万人,还需要按《王田令》重新划分土地。

虽然王田令更进一步确认了这些屯户对土地的使用权,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所有权,却在数量上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前面已经说过,《王田令》按人头十亩授田,袁尚的屯田令则大多是按一户百亩分地。

按照一户三到五口人计算,《王田令》会让农户耕种的田地相对减少。

不过《兴平三年税制》又大大降低了普通农户的赋税负担,从当初的五成租税变为一成,农民的实际收入虽然也有所减少,但却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如今冀州都还空着许多田地,颖川如果再继续按照将军的《王田令》授田,又会剩下不少余地。

我们是不是应该请示一下将军,根据这种情况,增加农户的土地?”田邠若有所思地向黄力和赵泊等“资深大学生”问道。

“田太守无需为此担忧,只要是已经复耕的田地,几乎不会有浪费的。

按照我们在冀州的做法,我们会让王田区的多余劳动力去耕种那些‘公田’,所得与他们均分。”赵泊解释道。

“我明白。我的意思是现在中原地区人口凋零,我们其实也不一定要拘泥于一人十亩。是不是可以少留一点公田,够二十年内新增人口分配就好了?”田邠道。

“将军说过,这些农户,不能全部捆绑在土地之上。除了承担民兵兵役,以后的‘基础建设’、工厂作坊等,所需人力也要靠他们,所以不能给予太多的土地。”

“而且随着局势变化,以后还会有其他人逐渐迁移到中原一带,至少要确保冀州、颖川、陈留等‘纯王田区’被填满。将军说,这一片地区,将是未来的‘国家稳定之基石’。”

赵泊说道。

虽然不是完全能听懂,田邠也大致理解了赵泊的说法,点头道:“将军所虑甚远,是我浅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