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三国:超级马屁系统> 第二百二十三章 飞来横祸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三章 飞来横祸(1 / 2)

别人就算不听,不派兵前来,淳于嘉现在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在渤海副相府里,方飞曾经给淳于嘉安排了十余名大学生掾属和幕僚,其中就有大学生向淳于嘉提议,说可以组织王田区的民兵,用于抵抗袁绍的军队。

淳于嘉虽然看不上这些“乡勇”,但现在情况紧迫,不管好赖,多一点力量防御渤海也是好的。

所以他接受了这个提议,命人通知各王田区都尉,命他们全部带着民兵赶往渤海。

第二支赶到的援军,就是周仓派出的三十多名精锐了,其中还包括五名监察使,这些监察使和精锐都能骑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冀州。

周仓的安排,看来是与淳于嘉现在的做法不谋而合。

就连挡在敌军有可能行进路线上的那些黔首农夫,也一个比一个心大,非得想要收完夏麦才肯离开。

这让严干不得不亲身上阵,每天带着人东奔西走,或施以官威,或苦口婆心,劝民众尽快离开家园,以免遭遇飞来横祸。

只是这样的举动效果甚微。

农耕民族对田地、粮食和收成的执着,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放弃土地、住宅,轻易离开家园?

这让上千名拖拖拉拉,行动迟缓的黔首,惨遭袁军击杀。

“公仲无需自责,也就是现在,换做是以前,谁会如此尽心尽力为黔首们的生死操劳?如今袁军正直奔渤海而来,我们倒是不用再担忧其他方向的民众了。”淳于嘉抚着长须说道。

“好在徐荣亲自带着三千步兵也赶到了,加上如今已经抵达渤海的一万一千民兵,我们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严干道。

袁绍军直奔渤海,让淳于嘉和严干心里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敌军目标明确,自己在渤海的准备也没有白费,刚好可以在渤海与敌军一决胜负。要是袁绍军散了开去,在整个冀州四处作乱,反倒是不好收拾。

忧的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敌军是一支大半有马甲的重骑兵。

这样的重骑兵,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就是最顶尖的兵种了,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兵种能轻易克制。

恐怕十名重骑兵,就能打得数百名基本无甲的“乡勇”抱头鼠窜;若是有两千重骑兵,哪怕数万“乡勇”也难挡其锋。

想想当初朝廷的正规军,是如何以几千人打败数万人的黄巾军就知道了。要知道,即便是那时候,朝廷的重骑兵数量也是不多的。

哪怕加上徐荣的一千骑兵、三千步兵,又收拢了沮俊的五百弓兵,也未必就能抵挡由高览率领的这数千精骑。

“我们空想也是无益,如何作战,是那些将校的事。方飞将军,我已命人为徐荣的三千步兵设置营垒,让他们屯驻在阳渠东岸,这样就能让他们先抵挡一阵了。”

严干对淳于嘉说道。

“让他们在东岸?他们能答应吗?”淳于嘉有些迟疑地问道。

新渤海城是沿着阳渠西岸与渤海故城之间的空地修建的,这样可以利用阳渠的运输功能和码头,为渤海提供漕运。

虽说阳渠只是一条小型人工渠,但也比很多小城的护城河宽一些,想要从东面过来攻击渤海,除非绕道上下游的两座木桥,不然总是要费点事耽搁一番的。

如果把军队布置在东岸,那就等于会直接面对从东面而来的敌军,都没有一点缓冲。

“不答应也没办法啊。如今渤海城里,已经满是东部王田区过来避难的黔首了,从渤海故城到阳渠岸边,都再也找不出一块空地来屯驻徐荣的这三千兵马。”严干手一摊说道。

“那这样吧,我这就随你去徐荣营中,一来向徐荣表示谢意,二来也看看我们能不能给他一些什么支持,不管是民夫、粮草都好说。”淳于嘉沉吟道。

“我刚从徐荣营中离开,他一来就派人去请了沮俊和各民兵都尉,以及邱将军派来的‘指挥员’,商议军情,我们现在再去恐怕不太合适。”严干有些为难地说道。

“那好吧,我们就先去查看一下城中黔首的安置情况。说起来,方飞将军没有及时为渤海修筑城墙,还是颇为不便。

不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黔首关在城外,只让徐荣等援军入城了。”淳于嘉道。

“这也不能全怪方飞将军。要知道如果渤海修筑城墙的话,哪怕是不照着长安那样的标准,只当方晋的许县,袁绍的黎阳城那样修筑。

恐怕现在就连城墙都还无法筑完,又哪里能修筑这许多房屋?”严干倒是勉强能理解方飞的做法。

长安的城墙,当初可是厚达三丈、高十丈,全以石头、青砖砌筑而成。

这样的一座城墙,就算不做任何装饰,也不是渤海的这两万多建筑工人、民夫能在一年内完成的,不增加人手的话,所需的时间起码动辄以数十年计。

只是没有城墙,虽然其他建筑修起来很快,但仍是让淳于嘉等传统官员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