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北梦杂记> 烽火黑黫(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烽火黑黫(一)(1 / 3)

周玄瘫坐在地上,和栅栏上的白鸽大眼瞪小眼。

沈如酌取下白鸽腿上的纸条,和周玄一起摊开来看。信才看了一行,周玄就蹭地从地上坐起:“这信是蓁蓁写的…蓁蓁平安了?”

白鸽自然不会回答。它抖落抖落羽毛,用沾满泥巴的脚爪在周玄肩上踩了踩,这才振翅飞回青天。

沈如酌倒是将那封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他眉头轻轻蹙着,说:“宁王府长史怎么就反了?”

周玄倒没想那么多,他用沈如酌的长枪在地上画着图,言简意赅地问:“…打吗?”

亲卫迅速看向沈如酌,飞快地说:“若是情报属实,宁王府护卫营有一万五千兵,可我们只有五千兵,这怎么打?”

老宁王和沈家交情不浅,王太妃更是在沈信去世后给予沈如酌诸多帮助。王太妃的丧事来得突然,沈如酌本在巡视各地守备军的路上,一听闻这消息就带兵赶了过来。

但他手上也只有这五千兵,几乎两倍的兵力悬殊。

“要我说,这场仗和别的仗不同,不以歼灭敌军为目的,五千兵足够了。”周玄坐起来,背对着军医摆了摆手,“再者,若是徐慎和燕王真的打起来了,百姓受苦受难,我们就干看着吗?”

“可是,宋将军那里…”亲卫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沈如酌没回话。

周、沈二族同为武门世家,世代交好。沈如酌和周玄因着父辈的缘故,更是自幼便被冠上“武门双杰”的名号。“双杰”一个沉稳,一个飞扬。少年青涩的表皮下,都是一捧热血。

沈如酌唇线紧抿,他锤了把周玄的肩头,说:“打。”

***

天气明媚,宜出行。

沈如酌和周玄接到飞鸽传书的同时,一列商队从上溪关出发,一路奔波到了抚州。他们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商队混在一起,给城门口盘查的胥吏看了路引,在日落时进了抚州城。

一进城便是座寺庙,寺庙外搭着粥棚正在施粥。难民们蜂拥而至,将这条路围了个水泄不通。易昭持刀立在马车旁,低声对帘子里的人说:“总督,过不去了。”

萧鹤渊掀开一角,见围着的难民个个面黄肌瘦。他们看着马车外的带刀侍卫,有些惶恐地不敢靠近:“…无妨,就这几步路走过去就是了,再派几个人去盯着徐慎,一有动静即刻回禀。”

易昭来之前派人打探过,徐慎在抚州的确有一处宅子,昨夜这座久无人住的宅子罕见地亮了灯。易昭此刻作管事打扮,领命后自去安排不提。

城内灯火通明,沿街的铺子挂起了灯笼。再往里走些,乞丐和难民大都藏身阴暗处,饿殍被掩藏在繁花锦绣下,被呼来喝去的叫卖声掩盖了饱受冻馁的呜咽。周遭人潮涌动,萧鹤渊和明月楼紧紧牵着,像一对普通的夫妻在市集里闲逛。

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老鸨和卖身的姐儿立在街边上热情地揽客。天气很热,她们穿着薄薄的轻纱,透得能看见女人丰满曼妙的身姿。立在最边上的女孩看着年纪最小,瘦弱得可怜,不过到那些女人的腰部。她害怕地看着油头粉面的肥胖男人,往后面缩了缩,又被老鸨扯住推了出来。

明月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

她在做大兖女性文学研究时曾读到过一则文献,崇贞年间市民经济的发展下也带来了勾栏文化的发展。除却戏剧的平民化,妓/女词作也在一定时期内十分繁盛,涌现了一批和“秦淮八艳”齐名的歌妓才女。

但这不是大兖勾栏瓦舍发展的全部面貌,还有一大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她们被老鸨压榨,卖身所得仅能赚点活命的粮食。她们多是被人牙子拐卖至此,或是家中养不起这么多儿女,便将女孩儿卖掉以供养家中独子。

在书中阅读字句和亲眼所见是不同等量的冲击,明月楼心间沉沉地坠着,明白这是随处可见的谋杀。

车水马龙间,唯有萧鹤渊和明月楼为此停留。萧鹤渊在江南时也曾混迹在坊市间游戏人生,他连自己的日子尚且过不明白,更遑论留心其他人的人生。他几乎是瞬间就想起了萧煦那年下江南时曾对他说的“一路所见,俱是震惊,方知竟已寡闻至此”。

他在身居庙堂之高前,先到了江湖之远①。帝王天下,何以藏污纳垢?

萧鹤渊对身后近卫说了句什么,近卫立即领命离开了。明月楼没怎么听清,但她想起了萧鹤渊登基后的户籍改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整顿流寇、严禁人口贩卖。不知是否也有今日情境的影响。

一群小乞丐蹲在街角,路过的一辆马车缓缓停下来,朝他们扔了几块白面馒头。小乞丐们顿时像疯了似的上前抢食,在一片泥泞里弄得浑身脏透。街边买糖画的老翁快要收摊了,萧鹤渊将明月楼一把抱上干净的高台,自己踩着污水去了老翁摊前,将剩下的糖画都买了下来,又吩咐近卫去附近的食肆买了点吃食。

萧鹤渊将吃食都分给了小乞丐们,大抵是他又高又壮,看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