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章 我识(1 / 2)

再次花费四十万天赋值以及四十点红色天赋,

两个【七觉】开始缓缓融合。

而沈铭对升级【七觉】天赋的期待程度,犹要超过之前的【不动明王体】,

无他,上次将【六觉】升级为【七觉】带来的天地异象实在太过恐怖,随之衍生的“末那识”也着实太过强大,

这神奇的第七感,已然强悍到凝为实体的地步,对与战力的加成亦是极为恐怖,实属顶级辅助能力,

在“末那识”加持下,沈铭不但对一切武器的操控达到了出神入化地步,更能通过对自身感知以及神识的操纵,达到给剑灵、刀魄附加意识的地步,

也正是应为这一点,沈铭在领悟“末那识”瞬间,便由极阶突破到灵阶!

遥想沈铭从气阶突破至魂阶,花了四年时间,这速度已是惊为天人,快得不可思议,

可从极阶突破到灵阶,却只花了一瞬,

这有厚积薄发的原因,更为重要的却是“末那识”的效果,实在与武者灵阶所需感悟太过重合,相性极为相符,故而达到顿悟之效,一朝得道!

念与存,相辅相成。

若将存比作肉体,乃是海中一叶扁舟,舟体越强,抵抗风浪的能力就越强,修炼体魄缘由便在此处。

而念,则是那驾驶小舟之人。

精湛的驾船技术,丰富的航海知识,娴熟的修船技术,这些都能极大增强小舟在狂风暴雨之中的存活率。

小舟离不开船长,没了船长,再坚固的小舟也将沉没,

船长也离不开小舟,没了小舟,再厉害的船长也将瞬间被巨浪湮没。

这念与存之间的关系,大抵便是如此。

而感知之力,本就是念之力的一部分,当武者的感知之力强大到一定地步,直至发生质变,便能察觉到这天地宇宙,鸿蒙太虚的存在,能于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运行法则中寻到那一丝共通的规律,

何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看似毫无章法的天地运行法则中那共通的规律!

草木出身,芽破土层,最后长成参天巨树,落叶坠下,腐烂生泥,又滋养新芽;

河水奔腾,汇聚海流,又自沿路蒸腾成雾,雾聚成云,积云成雨,又返还河床;

庚金眠于后土,烈火焚于荒原,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这世间万物繁衍生息,增增减减,生生灭灭,

实则又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五行轮回,相生相克;天地阴阳,轮回转换,它一直这样,不仁不善,不亲不爱,坚定的运转,

只是无人能感知得到,也没有这般宏观视角能感悟天道而已。

而人类接触世界的方式,本就是依靠感知,去看,去触摸,去品尝,去倾听,去嗅闻,

直至五感之上,去通过心觉察探,去通过末那识总结。

按说,当感知到达末那识,便已是人类凭自身感知探查世界的极限,之后通过漫长岁月累积、记载、总结,便能不断完善对于天地之道的感悟,

可【七觉】之上,又是什么?

是怎样的感知,犹要凌驾于末那识之上?这第八觉,又含着怎样玄机,将为沈铭带来何种助力?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奇异空间之内再次显出天地异象。

又因这奇异空间是由三大神树之一的六宝菩提通灵树构成,最先产生的异象,乃是一颗嫩芽虚影,凭空滋生。

树芽浅绿,带着些鹅黄,柔又嫩,一颤一颤,

继而,似有微风吹过,嫩芽摇曳,透着欢愉。

刹那芳华,树芽拔高,化为参天古木;雷火降下,引起燎原焚焰,万木成灰;

穹顶雨落,融灰为土,万物滋生;

土层越来越厚,层层堆积,成就巍峨高山;高山连绵,海拔高涨,地下压力陡增,火域延绵暗中成型,又遇海流,皆为礁石。

无尽岁月,沧海桑田,矿脉就此形成,延绵成片!

视野起先微小,逐渐宏大,

辽阔海域,无尽山川,广域平原,场景最终切换到一片层林,古木参天。

阳光洒落,透过树荫,最终照在一抹毫不起眼的嫩芽之上,

由一颗嫩芽而起,由一颗嫩芽而终,仿佛这颗嫩芽便是一整个世界,又仿佛方才异象之中,万事万物都为一个世界。

九山八海,三千世界,一草一木,一沙一尘似乎都含着莫大生机,又似乎都含着自我意志。

异象到得此处,骤然压缩,压缩为一颗尘土,

这颗尘土又骤然变大,其内星河闪烁,化为万千银河!

银河浩渺,茫茫无尽,沈铭只觉自己穿梭其中,朝着感知得最终形态,缓缓靠近!

这种感悟,令他身不由己,又甘之若饴,终于,在这幻像的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