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赴韶华> 第170章 选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选人(1 / 2)

于是,可元十二年秋末。

可知也大婚了。

只是,只与一人。

可知作为天子,充盈后宫自是至关重要的,我和月太妃那五日,挑的头晕眼花,拿着礼聘名册把朝中各方大臣筛了又筛,却还是定不出所以然来。

后来又看采女名册,也是划了又划,不忍再划。

其实,也并非我俩挑剔。

而是,始终不想看可知也如历代帝王那般,做一个就连婚事上,都不能任性的冷面天子。

一辈子薄情寡义的。

那般渣男模样,想想,都令人齿寒。

我便撂挑子不选了,想若如前朝那般动荡不得已便罢了,如今盛世昌隆,无需这般也是无碍的。

于是就在月太妃的撺掇下支开婉儿,再度去未央宫,找可知谈心。

想告诉他母妃不必他非要做个不得一丝任性的天子。至少在婚姻大事上,他可以听从真心。

哪怕天子的内命妇只有一个也好,都需遵从内心才行。

我亦不在乎皇家是否可以广後胤,更不在乎未来是不是儿孙满堂。

我只在乎,我的儿子,能不能遵从内心,能不能余生幸福。

且我是与先帝从青梅时期走过的人,看得出他自小便待我从民间带回的小婉儿有多不同。

看得到可知幼年便登上天子之位起便不太爱笑,从来都是威仪持重的。

可这几年间,唯有不会说话的婉儿能做鬼脸逗他笑,能在月昌忙碌之余,遵我命陪他温书。

我和月昌曾看在眼里,总觉得这场景与我和先帝幼时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却也知道,那点相似其实不足为奇,一切都是我们心中慰藉罢了,毕竟没有谁能代代谁来过。

……

显然,可知已过早明白了这一点,我与他讲这些时,他只放下笔静静听着。

听得月昌都在一旁老泪纵横了,他却未有一丝悸动。

直到待我说完,也仅仅是淡然笑了一下,轻声道:“母后,您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这心思怎还跟个少女似的?”

我:“……???”

哎,这什么孩子。

可正当我有些恼火他这似嘲讽般的话语时。

可知却神色缓和眼睫轻垂地看向我这母后,倏然宠溺地笑了?

月昌大概也不明所以,于我不谋而合般对视了一眼,眸中都写着大大的问号。

哪知,可知笑过之后,心疼般地看着我鬓边长出的白发,才悠悠道:“母后啊,儿臣是可知,不是父皇。我知母后是希望我能遇见一个喜欢的女子,过简单一生,像您和父皇曾经向往的那样。可……儿臣既坐上天子之位,就不只是您的儿子,儿臣还是百姓的寄托,是朝臣的希望。如今母后托举这盛世给儿臣,已是那般不易,那么儿臣就不该只做一个任性的孩童,而是更要做个心系天下的明君,要足够持重,要无论如何都要守得住这得来不易的海清河晏,要这盛世繁华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既如此,儿臣又怎能任性呢?婚姻虽是大事……可于天子来讲,亦是维持江山稳固、国泰民安的因素之一,是注定要掺杂许多政治因素为考量的。那么……儿臣就不如理智一些,娶一个相敬如宾、互相扶持的皇后,纳一些能够助朝政、明事理的妃嫔。至于婉儿……她不该随儿臣领这重任受这委屈,儿臣既喜欢她,就该永远当她是可爱的婉儿妹妹……“

……

可知说这些话时,柔柔的,轻轻的,却不急不缓。

他披着玄色的龙袍立于烛灯中,十五岁的年纪,已比我高出一头半。大概因少年习武,身姿挺拔如柏,王冠束发,眉眼间尽是坦然。

端得是芝兰玉树,气质出尘。

可说出的话,却理智又沉稳,惊得月昌都愣住了,也惊得我一阵一阵心疼。

只想说他傻孩子,你何必从小就这般懂事啊……

可我最终什么也没说,只伸手抚了抚他的面颊,极力掩着眸中想要溢出的泪,温柔笑道:“母后知道啦,我的皇儿长大了,是真的……长大了……”

……

于是,为天子立后六宫便还是照常进行,但我们商议过后,又觉得一下子招来十余妃嫔好似也略有不妥。

不如先择门第合适的女子先行立后。

往后再允采选与别国进献。

也是为长治久安,避免日后后宫纷争。

可是……我这眼睛啊,不戴那独眼的“读书石”根本看不清字,戴上又只觉头晕。月太妃便骂骂咧咧地将名册夺过,命我好生休息去,自己埋头将合适的皇后人选筛了又筛。

要年龄相合,也要娘家门户高,毕竟不高未来不足以震慑后宫,又需势力不能太大,以防外戚权重压制君主。

在此基础上,还要挑女家或女子本人贤德名声为人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