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整肃军纪(1 / 2)

第四百二十四章 整肃军纪

地方豪强的势力不容小觑!

纵然是与地方豪强并无多大关系的官吏,也一定与世家门阀联系颇深!

否则,他们就做不稳这个位置!

所以,在陈平安消灭各方地主豪强的时候,同样的,地方官吏也免不了被屠戮一番!

这些官员,无疑都是地方豪强和世家门阀的底蕴和中流砥柱。

但同时,他们也是大胤这个帝国运行的润滑剂,负责上传下达,管理地方。

可以说,皇帝之所以不敢对他们动手,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负责连接乡县。

所谓皇权不下乡!

意思就是,一方县令足可以比肩一方皇帝,国中之国。

皇权旨意最多只能下达到县一级,再往下,就是靠县衙来宣扬传达了。

因此,一下子损失那么多的官员,而且都是一县主宰,毫无疑问,会极大影响县衙等机构的运行!

也因此,秦红云才会有这样的担忧。

在秦红云看来,陈平安既然有这样的决定,有这样的推断,那么,就应该做好了官吏会大量损失的准备。

这对于向来算无遗策的陈平安而言,实在太简单了!

事实证明,秦红云对陈平安的了解的确超乎常人。

听到秦红云这话,陈平安笑了笑,道:“你以为我之前支持科举,让寒门和中、下品门阀上位,是为了什么?”

闻听此言,秦红云心中一动。

此刻,她终于想起来,陈平安此前就提出过,要改革科举,让科举真正为民所用。

而不是成为世家门阀的遮羞布!

“可是……今年的科举还没举办呢!就算明年也来不及了。”

秦红云满面忧色道。

虽然陈平安提出了改革科举之策,但却并未受到重视。

毕竟。

任谁也不会想到,会出现如今的大乱,地方官吏死伤的如此惨重。

这太过不可思议了,谁能预料的到?

因此,尽管陈平安早就提出此策,可因为进展太过快速,导致根本跟不上!

“无妨,那就录取上一次科举的人就是了。”

陈平安对此毫不担心,轻描淡写便做出了决定。

这是他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在结交各家上上品以下门阀,以及武将勋贵之时,他也没忘了拉拢各方出身寒门和中下品士族的人。

可秦红云听到这话,却充满了担心,说道:“可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没经过锻炼,如此之辈,岂能管理一县之地?”

“我纠正你一个认知。”

陈平安伸出一根手指头,含笑道:“能不能治理好一县之地,不是看他学问做的多好,而是看他是否关心民生,是否能统筹各方。”

“学问再好,一做就废,又有什么用处?”

“不会无所谓,可以慢慢学,地方上的吏员又不是摆设。”

“加之地方豪强刚被灭了个干净,官员也杀了不少,想必已经被震慑的不敢轻易有异心,这个时候让新人上位最合适不过。”

“同时,这也是警告那些官吏,这世上不缺想当官的人,他们不愿意好好做事,多的是大把人可以接替他们!”

秦红云张了张小嘴,只觉无言以对。

陈平安都考虑的如此周全了,她还能说什么?

“那我这就将此事报与陛下?”

秦红云行事相当果决迅速。

然而,陈平安却阻止了她,说道:“不必了,眼下都快过年了,就算报上去,等安排人过来,也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吧,让地方余下的官吏先顶着,只要没人搞鬼,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最重要的是,就算报上去,陛下也安排人了,你觉得世家门阀会让他们安全到达吗?”

“甚至可能他们都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

秦红云目瞪口呆,她还真没想过这个可能性。

的确。

陈平安将豫州搞的一团糟,把世家门阀的小弟、支持的官员都给杀了。

现在才想起来要增补官员,以免地方生乱?

换成是她,她也不可能让陈平安如意啊!

“唉……看来暂时只能如此了。”

秦红云叹了口气,说道:“那这些地方官员,什么时候才能补充上来?”

“不急,等再让世家门阀吃一个大亏先吧。”

陈平安淡淡一笑,而后像是想到什么,正色吩咐道:“张寒和谭玉山虽死,但这事还没有完!”

“以前抢的财,我不管。”

“但在赤云县之后,他们抢来的钱要全部交出来,哪怕一个铜板!”

听到这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