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糜汉> 第三百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章 遥望北方 一刀断生(2 / 3)

而马超的名声与不可信任程度,比于禁多上了几个量级。

这个安排对于曹魏中的臣子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现今的曹魏名臣,全都是魏武帝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

而曹操对有可能造反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是令人直接闯入军营夺去他的军权,是借着各种由头逼令他自杀......

在曹操这种做法的影响下,不止是张辽,就算是贾诩在,恐怕也不能预料到关羽的这一招。

这便是曹魏与季汉不同的国情。

而张辽不知道的是,这种毫无理由的信任在原来的季汉历史上不绝于史书,而那些信任亦造就了季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例如那被后世无数人喜爱的姜维。

就是这种有时令常人无法理解的信任,才在诸葛亮死后,让季汉政权又存活了数十年。

张辽因为不理解这种信任,所以他又接着想到:

今日七万魏军之败,除去马超这支骑军的突然出现这个原因外,难道他服侍的主子曹丕就没有责任吗?

诚然糜旸的计策是个人都会动怒,甚至哪怕曹操在世也会暴跳如雷。….

而曹操或许会因为动怒而出兵,但他绝对不会让己方完全被敌方牵着鼻子走。

在当初张辽离开宛城前,曹丕曾问过张辽一个问题:「若我军与贼军野战,胜算几何?」

那时张辽的回答是:「五成。」

这是考虑到对手是关羽的因素。

但张辽在回答完这个答桉后,他又接着答道:「若从边境再度调来精骑,令名将领之,则胜算有八成。」

这个判断是张辽多年征战得出的经验,以步合骑,则无往不胜。

而从许褚到来后告知的消息可知,本来曹丕是有下诏令张郃率关中铁骑参战的。

但可惜的是,因为关羽的主动撤退,完全被愤怒所湮没理智的曹丕已经等不及了。

可若是今日张郃的关中铁骑在,失败的怎么会是他张辽!

胜利本该属于大魏的。

一主无能,累死三军。

或许在一开始,他张辽的真正对手就不是关羽,而是那表面上对他恩宠至极的曹丕。

张辽知道他今日已然陷入死局中。

或许他现在能逃。

但三万曹魏中军的覆灭就发生在他眼前,他一个非嫡非亲的将领,就算最后逃出去了

,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张辽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他深谙政治中的潜规则。

三万曹魏中军覆灭,这样的凄惨战果,肯定是曹魏朝野上下所不能接受的。

这样惨烈的失败,需要有一人出来平息朝臣的怒火,需要有一人出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样的人不可能是身为副将的曹休,更不可能是身为天子的曹丕,身为三军主将的他,是最合适的。

曹丕大战前对他的恩宠,既是信任也是压力。

这是一场他张辽绝对不能输的大仗,若输了,以命偿还就是。

唯有如此,他的家族才能保全,而或许他还能争取个好谥号。

本就想通一切的张辽,又怎么会听从左右虎贲的劝言,离开这处战场中呢?

既然已经面临必死之局,那他张辽死之前,亦要堂堂正正的。

看着不断逼近的关羽,张辽取下头上的兜鍪,他手持环首刀用刀拍着手上的兜鍪。

在张辽手中的金银之器互相碰撞发生独特的响声时,那响声在张辽有序的拍击下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

这旋律正是属于当今流传于天下各军中的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悲凉的旋律开始流转在张辽的身遭,向他周围的数百虎贲快速传播而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张辽并没有唱出这首诗中的内容,但这首诗流传太广泛了,在场的虎贲都知道这首诗。

正因为知道,所以一股无言的悲凉气氛,开始弥漫在这数百人之中。….

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诗中的内容后,张辽遥望了一下北方。

他口中喃喃说道:「我亦十五从征,但我不幸运,再无法回家咯。」

张辽的语气充满着遗憾与不甘。

当他的这句话被周围的虎贲听到后,有不少虎贲都心有所感落下泪来。

他们也都回不去咯。

尽管知道跟着张辽留在原地是必死之局,但是没有一位虎贲在这时抛弃张辽。

曹魏并非尽皆无情辈。

可惜深情多错付。

当张辽拍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