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14章 亟治之难(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亟治之难(2)(2 / 2)

邯郸氏可不想招惹卫国,更不想惹怒拥有强大保护欲的齐国。上一次齐卫联军讨伐晋国,邯郸就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邯郸氏决定化被动为主动,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就是出于自保以及未来进取的考虑,邯郸氏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赵鞅把人扣押,邯郸氏势必反弹。

现在是考验赵鞅处理应变能力的重要时刻,这件事情处理得好就好,如果稍有不当,就怕

思及此,董安于轻咳一声,说道:“将军请三思,此事可大可小。如何处置赵午,事关邯郸氏与本宗将来的关系好坏。如果太过严厉,恐怕会引起中行氏的不满,小事变大事。”

“这是赵氏家族的家务事,与中行氏何干?”赵鞅不以为然的说道。

“宗主请想,如果此事事关您的外甥,您会作何感想?”

“这——”赵鞅一时语塞。

“此事一定要冷静处置,否则牵一发动全身,弄不好就把自己树立为标靶。目前的情势不允许跟最强大的两大家族结下梁子,晋阳城虽成,北方根基仍不稳固,请宗主务必慎之又慎。”董安于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说道。

董安于看着赵鞅长大,他了解他。这孩子有野心有抱负,坚定目标就奋起直追,过程中虽有犹豫有沮丧,仍会锲而不舍。这是他的优势,也是赵氏家族升为强族的竞争力所在。

另一方面,他的倔强霸道冷酷凶狠不知来源何处。父亲温文,爷爷忍辱持重,唯一可溯源的可能是赵氏兴起的第一位中军将赵盾。董安于没机会见他,毕竟年份太久,赵盾去世时,他的父亲还没出世。但是他听爷爷提起过,他的爷爷正是不惜性命也要直书史事的响当当的史官——董狐。

如果说赵盾是夏日正午热辣的阳光,赵鞅便是当仁不让的三伏天的炎炎烈日。虽然现在还没有全面暴露,但是董安于敢肯定,如果有人得罪了赵鞅,他定会让对方付出血的代价,绝不心慈手软。

霸道强势通常与鲁莽冲动相伴同行,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这正是董安于的担忧所在。

“董叔过虑,处置一个小小的邯郸宰还难不倒本将军。”赵鞅的口气略显不耐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