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6章 追忆故人(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追忆故人(4)(2 / 2)

若是劝阻失败,他又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绝无半句怨言。因为他深知自己弟子的脾性,有些弯避无可避,有些头破血流防无可防。

他知天时,晓星相,工算计,精术数,熟历史,在迈入古稀这一年,他自知使命已达,天数将至。如果他的死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拯救赵氏家族免于更大的灾难,他选择慷慨前往,义无反顾。

一个人聪明机智、俊逸不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天遗传,无需付出努力。要想走得更远,有更大的格局视野,仅凭天赋还不够,还需后天持续不断的努力精进。即便如此,也只能达到具备成功的素质资质。

要想成为扭转乾坤、左右时局的旷世之才,需要机遇。

董安于具备的多项才干智慧,有史官之家的家学滋养,有自身的求知若渴,也有后天的毅力决心。他能坐到赵氏谋臣的第一把交椅,源于历史赐予的时机。

时间来到春秋末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无论是晋国六卿,还是鲁国“三桓”,都迫切需要发展内政,选贤用能,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再局限于诸侯国君的下臣,他们已有取而代之的实力野心。

比如已经出逃的两大家族,他们之所以敢跟国君单挑,乃是实力使然。仅凭两家,中原诸侯任何一国都难与之抗衡,哪怕是齐国。如果两家全力与齐国正面迎战,齐国都未必能赢得了他们。

正是这样一个孕育新机同时暗藏危险的时代,董安于亲自引领并参与了赵氏家族绝大部分的重大决策,包括调用兵士,他都可以经手。可见他在赵家的地位举足轻重,也可见赵氏把他当成了自家人,信任有加。

没有人会踢死狗。——这是心灵鸡汤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正是由于董安于才高智众,足以左右赵鞅的决策,智跞才会处心积虑的将置他于死地。他的离去,对赵氏家族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从此,赵鞅不得不采取更激进的办法收揽人心积累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