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37章 越王越事(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越王越事(1)(2 / 2)

跟吴国相比,越国的实力相差一大截,只有出奇才能制胜。上次越国能把吴国打败,也是因为攻其不备,趁乱行事,打对方个措手不及。这次依葫芦画瓢,同样可以以弱胜胜强。

最终,勾践不顾范蠡的强烈反对,执意出兵。

日日勤于操练的吴军,兵精器利,正愁一身武艺找不到地方宣泄。听闻小小越国竟敢主动发兵前来进犯,吴王夫差一声令下,兵士个个血气上涌,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飞赴战场,一血两年前的战败之耻。

吴王夫差也是气得不轻。有杀父之仇在前,小小越国竟敢主动发难,真是对吴国轻蔑到了极致。吴王毫不含糊,马上集结吴国最精锐的部队奔赴战场。

吴越两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遭遇。

双方对阵形势如下:

吴国:

主帅:吴王夫差

其余将领:伍子胥、伯嚭、胥门巢

越国:

主帅:越王勾践

其余将领:范蠡、文种、灵姑浮

投入兵力:

吴国:55万 vs 越国:3万

战役一开始,越国的锐气很快就遭遇重折。面对接近两倍于自己的吴军,越国士兵先是阵前怯场,再加对方武器精良,士兵训练有素,越军气势更是腰斩。身为主帅的吴王夫差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主动出击,不给越军像上次那样利用突破人性的残暴手段震慑吴军的机会。

除此之外,吴国士兵在誓师大会上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此乃卫国护主之战,只能赢不能输。怀着一血前耻的激愤,再加一腔爱国热忱,吴军士兵士气如虹,锐不可挡。

越国呢,本就兵少国弱,主动出击就是为了打时间差,迅速取胜,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众所周知,以弱胜强,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并非仅凭血气之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以少胜多,核心竞争力在一个“奇”上。

所谓出其不意,就是趁对方没有准备充分之前实施闪电战术,拔得头筹,赢得先机,以期积累战果,同时积累己方的必胜信心。

显而易见,吴国并非仓促应战,而是一直处于高度备战状态。一切就绪,只欠东风——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开打。万万没想到,自不量力的越国竟主动挑战,正中吴国下怀。

最终,越王失算,越国士兵很快败下阵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