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49章 尘埃落定(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尘埃落定(1)(2 / 2)

出使齐国,面见齐景公。言谈中,叔向恩威并济,齐景公害怕得罪,只得勉强同意参与会盟。

通过这件事,齐景公意识到,晋国的声威虽已大不如前,仍不可与之正面冲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齐景公调转枪头找小国练手。

公元前526年,齐景公发兵攻打徐国。齐军到达蒲隧,还未摆开阵势,徐国已经派出使者求和。郯人、莒人听闻,生怕迟了齐国的锋头会转向自己,也跟着派使者面见齐景公。于是,齐、徐、郯、莒四国在蒲隧结盟,齐景公的霸主梦初现雏形。

这一次,晋国没有任何反应。齐景公如同小试身手的盗贼,一次得手,侥幸逃脱,胆量逐渐膨胀,下一步就是抢劫杀人。

“接下来,除了武力,还辅以聘问往来,增加彼此的交流,收揽人心。”周舍继续道。

卫侯之所以对齐国死心塌地,除了被晋国羞辱寒了心之外,齐国在正确的时间释放出适当的温暖善意也是得到卫国拥护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522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逃到国都郊外。在此之前,齐景公派公孙青去卫国聘问。公孙青已经离开齐国国境还没到卫国,突然收到卫灵公逃亡国都的消息。于是公孙青派人请示齐景公,是否要继续出访。

齐景公说:“卫侯还在国境之内,就是卫国的国君,应当按国君的礼节对待他。”

最后,公孙青赶到卫灵公避难的郊野,依照国君之礼拜见他。

当时的卫灵公,身处险境,前途未卜,还能得大国使者如此礼遇,想必一定心怀感恩,感念在心,久久不忘。

除了卫国,宋国也曾得到过齐国的援助。吴国侵犯宋国时,齐国迅速出兵帮助宋国击退了吴军,宋国因此感激不尽。

再有,鲁昭公与“三桓”内斗落败,逃亡齐国。齐景公得知后,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并承诺拨两万五千户人口和土地作为鲁昭公的奉养之资。虽然最终未能完全兑现,流落他乡的鲁侯必是感铭在心。

“或许不该责怪齐国有称霸之心,毕竟,他只是瞅准了机会,而机会是我国给的,他不过利用罢了。”阳虎如是说。

“正是。”赵鞅深以为然。“对宋、卫、鲁的雪中送炭,皆因我国的疏忽才使其有机可乘。”

“至于郑国,全因‘召陵会盟’我国言而无信,郑国执政游吉愤而辞世,死在归途,由此郑国人才心怀怨怒。”周舍又道。

“紧接着,攻占夷仪,扬眉吐气。”赵鞅无奈说道。

公元前500年,齐、鲁、卫、郑正式组成同盟。

万万没想到,成立不满三年,从天而降一个大的project——晋国内讧。同盟千日,用在一时,终于可以大显身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