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乾坤已定> 第43章 当下经验(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当下经验(3)(2 / 2)

了,归结到一个字——骄!

尼采说,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历史说,君王一骄傲,江山就要倒。

“小小卫国,围绕争夺君位,已经闹腾了四任君王,也不知这个能坐多久?”张孟谈不太乐观。

“这位君王已年过七旬,除非请到圣手神医,否则恐怕难有十年。”董褐直摇头。

“大乱有大治,待他寿终正寝,说不定卫国能赢得一段长时间的宫廷宁静。”赵毋恤由衷的说道。

赵鞅去世后,卫国已非晋国的战略重点,智瑶的目标盯着齐国和郑国。虽然如此,卫国跟晋国接壤,赵氏的封邑有一半靠近卫国。无论是从与父亲的关联上来讲还是赵氏的利益来看,卫国安定对赵氏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赵毋恤不会算卦卜筮,但是结果却被他说中了。卫出公的叔父在位不足五年就因年老体衰病逝。他的儿子继位后,在位三十三年,内政稳定,大位稳固。

“但愿如此。”董褐也衷心的希望如此。

赵毋恤的心结解开了,董令闻的新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不再跟稚子幼童玩闹度日,整理书籍变成她的主要工作。只有把书籍分门别类才能确定哪些遗漏要补,哪些脱落要寻找,定下目标列好清单再出外寻觅。

接手工作后,事情的进展跟令闻的预期相差了一大截。赵家在晋国立足已有七代,从赵衰开始就立下博览群书收藏典籍的家训,一百多年积累下来,四处搜罗的书籍已经堆满六间屋子。真正是堆叠如山峰,沉重如铁牛。先不做整理,全部搬出来,排列好,已经是一项浩大工程。

令闻自认并非弱不禁风的女子,可是搬运竹简绝不是普通的体力活,跟上战场举起盾牌推动战车一样,只有勇健有力者才能做到。虽然赵毋恤派了两名壮汉相助,仍然进展缓慢。

议事结束,赵毋恤忽然兴致大发,叫董褐陪他视察令闻的工作。

“哎哟,累死我了早知道就”

“就如何?”赵毋恤扬声问道。

“啊?”令闻听到声音跳了起来,赶忙转身。先是看到赵毋恤,表情还算镇定,看到她爹,马上垂下眼眸。

“哑巴了?”董褐上下打量眼前灰头土脸的“假小子”,眉头聚拢出一座巨峰,眼角的皱纹叠了三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