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孵小鸡(2 / 5)

中孩子,家里两个帮工他都不想要,这点活,他自己都能干。

闲着上火,想着他们一家还没秋冬衣物,趁手里有点闲钱,先扯了布,买了棉花,现在在给小豆子做秋衣冬衣。

小豆子的衣服做完,再给二宝做个小被子。他预计年底、冬季生,到时候不穿衣服了,用被子裹一裹,来年再做。省些料子和工时。

大人就先抗一抗。

他们两眼抓瞎,想到从前还会攒些鸡蛋鸭蛋到城里卖,最近也想养鸡。

鸭子太吵,不养了。

照着计划磕磕巴巴的给谢星珩说,谢星珩很高兴:“我正想让你们养鸡仔呢,这样正好。”

江知与知道农庄有“牧场计划”,试运行的头一样是养鸡。他侧目看去。

只听谢星珩说:“我有个想法,你们听听看。”

养鸡都是到鸡贩子那里捉鸡苗。鸡苗贵,八个、十个铜板随手抓,十二个、十四个铜板,才能挑笼子、挑鸡苗。

一般母鸡比公鸡贵,差价就在公母上。

农家抱鸡仔,五到十只是常见数量。院子大、有人照看,手头松泛的,会抓十五至二十只。

再多就养不了,鸡多了遭瘟,一窝全完蛋,也占地方难管理。

“我家这小院子,至多养十只,照现有的存活率,能有七八只养活。等它们下蛋回本,得三到四个月。”

这还是母鸡下蛋多的情况。

而抱鸡仔的价格到顶也就一百四十文,正好两钱。

回本又怎样?说白了,这只是个补贴家用的进项,不能当做主要营生。

谢根和陈冬常年挨骂,尤其谈到银子的事。现在谢星珩大段的说,放慢语速,他俩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江知与在旁边报数。鸡仔多少文钱,合计养几个月,每个月预估多少文投入。

又算一只鸡每个月的下蛋数量,合计七只是多少,八只又是多少。照市价卖,一次能收入多少。

他家做生意的,不拿算盘心里都有数。这些小额银钱,左耳刚进,张嘴就有准数。听到后边,谢根跟陈冬的方向变了,都看着江知与连连点头。

“那这样说,养鸡挣不了几个钱?”他们问。

江知与是这样觉得的。

他听事认真,抓住了关键词。

“嗯……夫君是说,他想让你们养鸡仔。”

成亲以来,江知与第一次叫谢星珩夫君,还是在外边。

两个字烫着他嘴,说着就脸红,低头捧着空杯喝茶。

谢星珩拎起茶壶,从他开始,满桌添茶。

“对,是养鸡仔。”

养鸡仔,在他们看来更加不挣钱。

母鸡会孵小鸡,一年到头看不见几只。

养来养去,还得卖蛋。

卖蛋又没法孵小鸡。

愁死人了。

谢星珩问:“鸡贩子怎么有那么多鸡苗卖?”

谢根夫夫摇头:“不知道啊。”

他们要是知道,也有鸡苗卖了。

饭菜冷桌,有苍蝇飞过来。

谢星珩说等等,先把菜收了。

剩菜不多,现在不讲究,倒到大瓷盆里,吊到井里凉着,晚上又是一顿。

外边小厮们也吃好了,谢星珩给小豆子把糖都装兜里,让他跟着小厮们去镖局玩玩。

小豆子舍不得他,抱着他腿不放。哄了一阵没辙,只好留着这小跟屁虫。

六个小厮去了四个,另两个蹲坐院子外的门槛儿上,看着家门。

谢星珩拿抹布擦门板,一家挪步到院子里,坐树下荫凉地,说他的养鸡仔方式。

孵化鸡蛋是他读小学时的实验,长大以后,乡村生活、田园视频火起来,偶尔也能刷到一些。

基础原理很简单,只是多年没操作,古代环境和工具受限,他无法复原试验环境,尤其是温度不可控。

他放大了试验次数,说一百次到两百次,都是常见的。好让哥嫂定下心,不要太焦虑。

伤筋动骨一百天,大哥的腿再养两月就差不多。

头两个月,试验着孵小鸡,就让大嫂来。

十枚一批,一次平均二十二天。

两个月,约莫试孵化三次。

到他大哥恢复,就能接手,扩大试验数量,多几个孵化区域,试温调温。

种地捕鱼都在行的人,吃老天爷喂的饭。他们对温度感应敏感,知道农作物和鱼群的活动规律,孵小鸡的温度感应也能培养出来。

不然鸡贩子怎么孵的。

江知与继续算账。

三次试验的鸡蛋合计九十文钱。

按照最低预算,摸出规律得三千文钱,合算四两二钱八分四文。

按照最大失败率,得六千文,合计八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