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难民情况(捉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难民情况(捉虫)(2 / 3)

错。”

两家结亲,他不欺负病恹恹的人,上门拜访过谢根夫夫。

都是老实人,找话题都不会。汗巾子花哨,一看就是谢星珩出的主意。

谢星珩当即表示,他只是讲过一点送礼的艺术。

“我大哥大嫂都很喜欢小鱼,挑了好几天的。”

江承海:“……”

叫小鱼叫得多顺溜。

至此,两家走完了全部的亲事流程。

他今天不避开谢星珩,让三个孩子一起聊聊难民的事。

谢星珩多数是旁听。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活是干不完的。

他也很清楚,此时此刻,他在江家的处境还有几分尴尬。

江承海没完全信任他,又不想他心有芥蒂。而他确实不适合主事。

成亲时日短,又是入赘的,这次救助的还是枫江难民,他的老乡们。

江府上下同意,江氏亲族都要反对。

这不是掏老底去捧外人吗?几辈子的家财都不够耗的。

别说是他,江知与这个小哥儿——不,小夫郎去主事,都会有人出来闹。

封建朝代,男权社会。谁愿意被夫郎指挥?

江知与说:“农庄和牧场的发展,还得给我们本族亲人。种豆子是下季的事,趁着收割小麦前,我会先协调好,不论是抓阄、还是提名,事项定下,就不可更改。”

榨油的一直榨油,做豆腐的一直做豆腐,晒酱的一直晒酱。

族里也有大小势力,油水多的生计,会被有权的人抢,一层层分下去,吃肉喝汤全看本事。

这样分配简单粗暴,同时也有能力护住。江知与说完,没人反对。

而难民们,先要加紧,再搭些草棚木屋。人数超预期,棚屋不够住。

农庄现在的运行模式,是分户种植。眼看着要丰收了,他们不管主家拿这些粮食做什么,他们是根据产量算自家所得,绝不能让难民插手。

所以赶在收小麦前,还得给难民找事情做。

划分区域,把几个厂区盖出来。等九月十月里,豆子丰收,可以直接进入下阶段计划。

现在还得再分散一批人,转移到江家的祖田上。

“我们家祖田荒了些,找塞外的商人买些草种,让分过去的人先开荒,然后撒草种。再搭棚院,准备养鸡用。”

谢星珩跟他聊过,豆渣作为饲料,可以覆盖许多品类的家禽家畜,他们常吃的都可以。

以后还能养猪,也能放羊放牛。

江知与办事,讲究一个物尽其用。

先按照大规模养殖来划地,用不完可以闲置,反正都是荒地。好过零零碎碎慢慢扩,场地弄得乱七八糟。

开荒是靠人力,人力便宜。难民们只要有个活干,糙米糙面窝窝头,再给低于市价的工钱,熬过这阵再说。

草种更便宜,一两银子能洒满十亩地。

大启朝畜牧业没发展起来,各地散养的羊群未成规模,每年还是两国商贸往来引进多。

牛就更别提,老死病死的牛才能吃上一口。

不排除有权势的人偷吃。

这很容易操作,比如江家,农庄里就有牛。

他们真要嘴馋了,牛有很多种死法。

只是古代肉食食谱丰富,权贵们能吃各类野味,可替代品多,少有人这么干。

普通百姓家,常见的肉类就只有鸡鸭鱼猪,也很稀缺。

粮肉都是好东西,两边都要抓。

“人太多了,这样分下来,最多两个月就能把我安排的事做完。我打算抽调一批人出来,一个农庄三十个,我家祖田祭田凑凑数,能有一百个,简单训练一下,让他们暂时做农庄护卫。”

这个人数不过分,突然新增一千多难民,官府又不会一直派官兵看守,给常知县报备一下,等朝廷赈灾了,自然解散。

人力还有剩余的。

江致微说:“我记得庄子附近还有两个池塘?枫江水多,他们擅长捕鱼养鸭,不如再分些人出来。”

池塘鱼少,就不捞了。

养些鸭子,也不指望他们能挣钱了,收支平衡,少亏一些就够。

江承海点头,跟江知与说:“先邀族亲聚一聚,我明天带你去,给你撑腰。你先把豆子能做的事讲一讲,要他们现在就选人出来试做,特别是晒酱,一下几个月半年的,要提早开始。有几样能成,豆子就多种些。他们后半年就不种地了,豆子下来,都各有营生了。”

虽有士农工商之分,可商户子弟能科举,改换门庭只在一念之间。

手头有了钱,孩子使劲儿生,往学堂里送,总有一个出息的。

种地能供几个人?

他们家也有先例,兄弟俩分工,一个经商顾家里开支,一个当官保家里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