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07 章 皮痒痒(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7 章 皮痒痒(捉)(1 / 4)

四月中旬,丰州县来了进士观光团。

取中状元的顾慎行,携带夫郎和数个同年进士,来丰州县玩。

有举人观光团在前宣传,吸引来的进士们都想下乡看看。

看看肥料使用情况;看看“作坊”扩大,从家庭式工厂转为面向百姓的招工后,给百姓们带来的影响;还想看看“采购”和“订单外放”的操作模式。

取中进士的人,会直接任命官职。

排名靠前的,能留任京官。像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去翰林院做修撰、编修。其他排名靠前的,能选馆,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其他的进士们,或是填充六部,或是去地方任职。

今次来丰州县的进士们,什么情况都有。

顾慎行有文采有家世,也不端着架子。如此年轻,取中状元,他要攒局,又与地方发展有关系。探亲假有空闲的人,都答应来。

他也会来事,来都来了,礼物少不了。

听说谢星珩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他跟他夫郎都给小宝宝准备了见面礼。

又要去家里拜访,给长辈们带了茶酒。

同辈之间,给江知与带了两匹锦缎,给谢星珩带了两箱子书。

这份礼着实厚重,不知道的还以为谢星珩是状元郎,顾慎行来攀交情的。

顾慎行跟谢星珩相处时日短,在京中那一阵颇为聊得来,现在重新联络上,他朋友还帮他加盟了糖果屋,关系就更加紧密。

他这次过来,不跟谢星珩玩虚的,就是想要些能利民的东西,他也想做一番事业。

观光团人多,这些进士只等上任,谢星珩招待谨慎,依然喊来了朱聿和许行之,另外又给孙知县递帖子,看孙知县那边有没有人脉需求,也来给他们说说发展中的丰州县。

对其他人是客气谨慎居多,对顾慎行,谢星珩就真诚些。

“你这几年在翰林院,要说闲也能很闲,要说忙,你几年时间都不一定搞得完。”谢星珩起了个头。

顾慎行聪明,立即知道他的意思。

他听朋友说过,丰州县有扫盲班,全民向,有空就能来。

还会评优,从“学生”里选拔“老师”。识得一个字,就教别人一个字。学生免费入学,但选上老师,还能有兼职的工钱。

百姓识字难,扫盲对他们的诱惑很大,也不拘身份地位,宵禁之前,有空都能去。

又能学字、学算数,又能挣钱。他们动力很大。

顾慎行自己是读书人,就更加明白扫盲的意义所在。

他出身世家,也就比常人更懂得,为什么纸价能降下去,各种价位普及,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而书价却降不下去。

真能推广普及教育,像他这种世家就会有“危机感”。

但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谢星珩跟他说:“教育很难,你可以试着做,而且不止是扫盲,很多科普性

质的东西,都能做。比方说百科全书、生活技巧之类的。”

顾慎行是在翰林院任修撰,忙与闲都在于他是不是坐的冷板凳。而做事业,则要看他愿不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

扫盲不仅是识字,也能将简单的东西推广开来。

教百姓一些简单实用的生活技巧,让他们获得其他的信息,更好的过日子。

顾慎行让谢星珩举个例子。

谢星珩说:“很多百姓出来买东西,都自带一杆秤,为什么?因为知道商家会作假。普通百姓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银子,但他们对银子的成色一清二楚,为什么?因为他们上当吃过亏,好好的银子,分量不变,转手之间就跌了价。”

可以教他们怎样分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坑,也能教他们怎样种好地、养好牲畜,还能教他们怎样读好书。

也能根据地方特质,做植物、动物图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能入药,什么能进行人工养殖。

了解得多了,满世界都是宝贝。

以此为参考,还能教百姓基础的裁缝技巧。不需要做多漂亮,合身、结实就够了。

还有纺线、织布、编织等普通人家都能做的东西,做基础的教学。

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兼顾到,但能惠及大部分的人,这事就成了。

他们能增加收入,手里就有了银子。人活着就是花钱的,他们总归要吃要喝要穿,一代代的人,离不开吃穿住行,到时候这些钱又会流到市场上,经济就活了。

顾慎行在京城,不如地方官好施展拳脚,但他以后的上限高。

他出身世家,书香门第,搞教育再适合不过。

顾慎行一针见血:“你说得很对,可是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不懂。我可以从我家现有的生意里,看看有什么门路,直接拿来用,但我不能顾及到方方面面……”

他已经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