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38 章 徐诚林庚南地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8 章 徐诚林庚南地线(1 / 5)

宋原一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在六月中旬时,抵达津口县,顺利将从丰州县带来的信件、特产交给徐诚和江致微。

另有一封谢星珩给林庚写的汇报信,委托徐诚转交。

徐诚认识宋原,他之前去南地打通联络点时,在上陵府待了半年多,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宋家。

某些地方他不好去,宋威不放心,还叫宋原专门抽空带他去。

因此,宋原也见过林庚。

他送货上门,来的是林府。

来之前就知道林庚的身份,真见到时,他还是露出恍然的神色。

他爹还常常惋惜,没能把徐诚讨到自家做夫郎,总说老二没福气。

这怎么抢得过?抛开家世不谈,林庚在南地就陪着徐诚到处跑。他那弟弟没这个耐性。

他大老远过来,徐诚留他在家里吃饭。

看信件时,徐诚抽空跟他说话。

“舅爷他们怎么样了?身体还好吗?之前还说跟他学盐务,我这一下跑这么远,没法子跟着学,心里还怪可惜的。”

宋威很喜欢徐诚,两人相处时间不足一年,也把徐诚当自家小辈疼爱,该教教,该宠宠。

徐诚去一趟南地,性格能沉淀下来,宋威的鼓励与欣赏也占据了很大原因。

这跟林庚不一样,这是来自长者的认可。让徐诚知道,他即使性格野一些也没关系,他并不需要去迎合某一个男人的喜好。

他刚跟着林庚那阵,心里茫然得很。现在不会了。

宋原照实说:“家里都好着,二弟也娶着夫郎了,把他俩乐坏了。我家两个小子现在常去农庄玩,敬之给他俩送了小马驹,县里跑不开马,成天想着去庄上玩。”

宋原的夫郎性格内敛,在外头话少,也不够活泼,是很文静顾家的类型。

他家里家外一把好手,是个利落人。俗称人狠话不多。

徐诚跟他聊天少,相处却很舒服,聊到家里,顺带着问了一句。

宋原说:“二弟成亲后,我爹就分家了。他这阵子想着置办点田产,抓两个铺面在手里,给两个孩子留点家底。忙得很。”

这是商人们很常见的选择,有钱了就买田买铺面,旱涝保收,总有个退路。

家常聊着,宋原也跟他说徐家的情况。

徐天智跟徐武父子俩,现在都在糖厂里帮忙。徐天智不服老,也闲不住,父子俩常一起送货。

穆彩凤还是老样子,守着家里的小铺面,带着三个孙子,常常因老大两口子都是木头疙瘩而生气。能吃能喝的,嗓门也大,身体好着。

徐诚看了家书。

都在问他什么时候回家。

他哪里回得去。

他心里叹口气,又看江知与写来的信件。是包装盒样品的事,以及告诉他拉宋原入伙的事。

徐诚放下信件,要看样品,宋原给他拆箱,一样样的摆桌上看。

诚知道宋原的才干,对他能入伙很开心?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也问:“你去年在糖厂待过,感觉怎么样?还有哪里需要改善吗?”

糖厂的管理模式很新颖,发展方式也很独特。宋原发现的细节上的问题,都已经跟江知与沟通过了。

大事则是巡厂监督上。摊子铺大了,地方离远了,人员更多更杂了,必然会有一环出现问题。

这件事跟盐务相通。江知与在学盐务时,见识到各层级的弯弯绕,就能懂得其中的操作空间有多大。

糖的单价还比盐贵,也没被朝廷管制,贪心的人那么多,人心又易变。其中能孕育出多大的利润,就能吸引来多少只想搞钱,不顾糖厂前途的人。

每个人都会这样想:我拿一点又不会怎样。

一个人拿一点,一千人又是多少?

一个人败坏一点名声,一千人又是多少?

糖厂怕是刚扬名,就要被他们搞臭搞垮。

他们想要扬名,扬好名,扬威名,还得稳住这个名声,就不能参照现有的管理方式。

坐旁边看信件的林庚突然抬头,貌似对此很感兴趣。

“那应该怎么管理?”

宋原说:“把他们变成‘一个人’。”

就像跟着宋家的盐帮兄弟。

聚合起来,他们统称“盐帮人”。

打散开来,他们是万千百姓里,最普通的一个人。

他们可以有很多种身份,也能有不同的利益立场,但在这个集体里,他们只能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目标。为着这个目标,在群体当中,个人的存在感会被无限弱化。

也因此,在上下只有接头联络,没有更多的交流时,依然亲如一家。

保持距离感,又因集体的存在,让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种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