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41 章 进京赶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1 章 进京赶考(1 / 5)

赶在新年前,宋原从津口县归来,带回的年礼和信件按照名帖送完,最后到宋家。

宋原带回家一个好消息,机会比他想象中来得早,他暂时会在南地的糖厂当差。

今年时日尚短,人员还没管理到位,来年要再待一阵。然后负责果糖的运输。

运输路线,是一路南下,直至边关。

宋威跟孟秋都久久无言。

这是他们最不希望的机会之一,要拿命赌。

宋原说:“我们自家立起来了,跟谁家来往都有底气。”

谈交情,总有委屈的时候。到时再深的感情,也会消耗干净。

另外,他这出身,以干实事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了。

宋威没什么好说的,看徐诚给他们捎带的年礼,知道徐诚还记挂着从前的情谊,老怀甚慰。

“果然还是要多做好事。”

与人为善,才有今天。

徐家也收到了年礼和家书,他们看徐诚又没回家,原是不爽,心里难受,拆开信件,看徐诚说怀孩子了,二月份就要生了,又都高兴起来。

怀了孩子,不宜奔波,这都要临盆了,是该好好养着。

江知与也收到了信件,跟宋明晖说过后,两人看天气好,就带着两个孩子到徐家来坐坐。

跟穆彩凤说说话,聊聊天,把喜气放大一些,也好放心,少些忧闷。

谢星珩则在学习之余,拆开了林庚的回信。

因徐诚怀孕,林庚紧着徐诚的身子来,人手抽调不开,今年暂时先这样,来年开春,珍珠养殖和玻璃烧制,都会同期找场地盖作坊。

津口县的新城区计划,林庚推迟。要让津口县先发展,以五年为一阶段,先过五年再说,让百姓们先把日子过好,再考虑做出改变,朝下一阶段迈进。

在一阶段发展期间,他会安排人配合江家的果酱厂,完成谢星珩最初对百姓们的承诺。

要做官的人,最忌讳失信于民。果酱厂低价买果子,是有做出修路承诺的。这也是当地发展必须要做到的事。

林庚会出人,也会根据琉璃和珍珠所产的收益,进行调配,把这件事办了。

这五年,也是整个南地经济的生长期。

他们才刚刚找到生机,更远的地方还受困于路途,这些都不急。

发展是好事,但要以民生为主。不能吊着百姓,让他们吃力的去追。要给他们时间成长,自然赶上发展的队列。

这方面,也是多方考虑。

新皇暂未发难,林庚相对被动。他若起兵,就是乱臣贼子,是让天下百姓受刀兵之苦的罪人。

以他个人而言,很多东西都能容忍。

再者,皮甲武器还在制作当中。

铁矿有限,跟着挖矿炼制,跟着在寻找新的铁矿。皮料也有周期。

兵器之外,还有粮草。粮食增产是这两年的事,储备也以五年为一阶段,先

饱百姓,再囤军粮。

林庚这一封信写得很长,推心置腹的跟谢星珩说明现在的局势与势力情况。

他要给已经“押宝”的谢星珩说明一些事情,他不会为了掌权去搞事情。

谢星珩举荐的事,他同意。

黄家要把布料生意做到南地,他能给方便。

白家要在津口县做一个地标建筑,他能保证,津口县的新县城重建,会从白家抽调主力人手。

至于珍珠和琉璃的供给问题,也能答应。

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横竖都要找人,都要再招商引资,给谁不是谁?

信件最后,林庚写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谢星珩看完,把信件放到铜盆里烧掉。

天子掌天下文官,但大启朝最有力的兵团,在林庚手上。

若没冤屈不平,他便不会仗剑扶危。

谢星珩也这样想。

若非被逼,谁不想过安生日子?

他研墨提笔,半晌没有文思,信也写不出来。

谢星珩便不写信了。

今天江知与带着孩子去了徐家,他左右晃晃,去到客院,约老师出门看戏。

丰州县的戏班子,最近都在唱《西游记》的本子。

《三打白骨精》不愧是经典剧目,首次亮相是在茶楼的小台子上,那么丁点儿人,都传遍全城,好评连连,满城的戏班子都唱上了,还不够座。

孟培德问谢星珩:“你最喜欢哪一场戏?”

谢星珩说:“《三借芭蕉扇》。”

这让孟培德侧目。

以他对谢星珩的了解,他以为谢星珩会是喜欢《大闹天宫》的。

谢星珩也喜欢《大闹天宫》,看着爽啊。

他长大后,就不太喜欢了。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