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42 章 我要抱抱你(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2 章 我要抱抱你(捉))(2 / 5)

出门跟同乡举人们一起去衙门。早饭就在路上买着吃。

谢星珩能边走边吃,其他举人看着好羡慕。

临近考期,衙门门口还要排会儿队。

举人是终身制,考上以后,后面的春试都能来参加。

三年一积累,全国举人数量上万。因路途原因,并非所有人都能提前赶到京城,多的是最后几天压线到的。

这头登记完成,他们就能安心等待进场。

考试季,是京城商业旺季。尤其是春试,来的考生遍及全国,还都是举人。

举人在当地已有威望,多得是商户来结交,大多不缺钱。

商贩们在还没转暖的季节里,都在街头巷尾游走叫卖,巴望着多挣几个铜板。

谢星珩回家路上走得慢,很有闲心的这看那看,挑拣了几样味道不错的小吃带给江知与,又在街头买了两串糖葫芦,带回家哄哄孩子。

别的举人都先回宅子里,他们想要再看看书。

许行之跟他在街上走,看路边书斋生意好,叫住谢星珩,说想去看看。

谢星珩点头:“行。”

上回来京城赶考时,他们都没到书斋看过。

这回过来,体会了一下当地的“临时抱佛脚”文化。

书斋所售书籍都是科举常用书,有些是书院的教材,例如《四书五经》。有些是会用到的读物,例如大家文章、往年科举闱墨、《四书集注》等。

谢星珩跟许行之还在外头排了会儿队,才顺利进到书斋。

伙计看他俩的装扮气质,就知道他们是书生。

不论是不是赶考书生,统一推荐他们书斋最火爆的书册——《翰林集》。

《翰林集》,顾名思义,这里面收录的都是历代翰林的文章。

书籍三册,两册是从前在翰林院任职过的大人们的文章选集,一册是如今还在翰林院当差的大人们的文章选集。

谢星珩挑眉:“有顾慎行顾大人的文墨吗?”

书斋伙计立马点头,拿出范本,“唰”一下就给他翻到了书籍中间,刚好是顾慎行的文章。

“上届状元的文章,好多人冲着他来的!”

谢星珩回头跟许行之说:“你看看他混得多好,我考完不知试卷会沦落到什么地方。”

伙计听着这话,试探着问:“你们认识顾大人啊?”

谢星珩说:“上一届的同年,他考上状元,我们没能取中。”

伙计又给他们推荐了另一本书,是根据年份做书名的科举程文。

这年份很巧,恰好是谢星珩考乡试的那一年。

他内心有了不好的预感。

只听伙计说:“那你应该会喜欢这本,你跟顾大人是同年,该是一起考过乡试?这一本就是乡试年的程文合集,虽说举人文章,你们已经不爱看了,留个纪念也是好的嘛。里面还有谢敬之谢举人的文章,你们听说过他吗?他在家乡干了好大一番事业,好多书生都要看他的文章,以他为榜样!”

谢星珩:“……”

听说过,就是我。

许行之在旁边憋着笑,两人在伙计的推销里,买了乡试程文和《翰林集》。

新书装帧极好,外头有布艺书套,拎回家拆开,才发现书套里另有乾坤,上边用小楷写着某些大人的文章喜好,以供考生们根据考官决定文章风格。

谢星珩:“……”

也是人才。

江知与已经起来了,两个宝宝紧跟着他做小尾巴,见到谢星珩回来,才展颜笑起来。

他俩长了牙,一笑就有糯米小牙露出来,看着很是可爱。

谢星珩从书包里拿出小吃,又找铁盘,放炉子上,给这些小吃加热。

另找了个小碗,把糖葫芦从竹签上取下来,拿圆头筷子戳上,一个孩子吃一颗。

江知与问他外头的情况。

谢星珩如实说了。

“之前林庚说我在书生里很有声望,我还以为是小有声名,没想到是深入人心。我这稀烂的文章,他们还花钱买去看,真是瞎

了眼。”

一世英名,都给那些文章败坏完了。

江知与疑惑:“怎会这样?”

谢星珩抱着孩子,让他俩坐他腿上舔糖葫芦。

“一定是顾慎行干的好事。”

举人观光团是顾慎行组织的,后来的进士观光团声势更大。

举人、进士,已经是书生里的食物链顶端了,他们都对谢星珩赞誉有加,夸的还是天下书生都会头疼的实干能力,这能不让人吹捧吗?

他只盼着他别给人当坏榜样,让一些文采不够的书生以此为借口,跑去取巧,在家乡瞎搞,想以此另辟蹊径。

那可真是罪过。

江知与说不会:“这年头想办一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