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51 章 你算什么男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1 章 你算什么男人?(1 / 5)

谢星珩去拜会常大人前,霍叔玉给了回信,这位兵部尚书,不是林庚的人。

不是林庚的人就好办了,照着礼数来,说话做事,能少些顾忌。

为保险起见,谢星珩重操旧业,把沈钦言的介绍信拆开看了,确认里边没有威胁怂恿之意,才又原样封口,带上些当季流行的果干、果酱、蜂蜜、蜂蜜面膜等礼品,上门拜访。

跟找沈钦言那天一样,谢星珩带着何义回一同出门,早早在常府外头蹲守,只等着常大人下朝。

常大人名叫常镜,表字如玉。是世袭武将家族里罕见的文人,还把书读得极好,是二甲进士出身。

他十五岁之前,便有战绩扬名。返京之后,又从文科举,二十七岁金榜题名,直接分派到了兵部熟悉政务。

常家背景硬,他本人实力也硬,刚来兵部,便接连升职。期间还带兵剿过数次匪患,归来就顶替了老尚书的职位。当时的常如玉刚满四十。

这般升职速度,满朝文武,仅有沈钦言能比。

常如玉今年四十七岁,是大启有名的儒将。

朝廷内外,多年无大的战事,兵变时期,常家站队正确,又在新皇登基后,出兵剿匪,使得常如玉成为最得圣心的宠臣之一。

在这前提之下,常家给沈钦言一点面子,见见谢星珩,不过小事一桩。

常如玉下朝就回家,在堂屋里见谢星珩。小厮上茶,但没茶点。看样子只打算听谢星珩说几句话。

谢星珩把沈钦言的介绍信拿出来的,恭敬呈上。

常如玉放置一边,没有看。

“沈大人说你有要事与我商谈,是什么事?”

那封信都是客套话,不看也罢。

谢星珩说:“是钱粮的事。”

常如玉目光一凝,放下茶杯,眼神审视谢星珩,笑道:“我以为你想到兵部任职。”

谢星珩不会主动去兵部,被安排到兵部,也会努力调出来。

他是生在和平年代的人,不懂兵法战术。打仗跟玩心眼不一样,一个失误,能害万千性命,他担当不起。

谢星珩摇头,继续说:“是钱粮的事,现有一个钱粮生意,须得常大人行个方便,让采买粮米的兄弟们别被人扣了货物又押了人,这事办成……”

常如玉听到这里,就抬手打断他的话。

“你们去哪里采买?”

谢星珩说:“利州。”

利州府,向坤的老家。

向家商号主营棉布和米粮,其中又以米粮为最。

凡是大粮商,背后必然有官府势力。

向坤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十六年,老家的势力可谓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在朝当官多年的人,都知道吏部的烂事。

常如玉说:“你这不是钱粮生意,是一时意气。向家的势力远不是你表面看见的这点,与他硬碰,你寒窗十年的功夫都白费了。“

谢星珩起身作揖:“所以才需要大人帮扶一把。”

他一躬身,久久未起。

常如玉摇摇头:“姓沈的老狐狸还说你找我有好事,这算哪门子的好事?”

谢星珩便跟他说这件事会怎样变成好事。

“国有作坊”的概念提出来,常如玉就来了兴趣。

朝廷抄家多,但商铺、作坊、宅院等实体产业,很难变成生钱的东西。

庄子还能并成皇庄,无非是请人种种地。

但皇家人,哪好下场经商,做这满身铜臭的事?

是以,所收商铺、作坊,都会转到户部。

商铺会留存,能收租子用。往后也能赏赐用。

作坊多是挂到牙行,价高者得。朝廷官员多有默契,一般情况下都内定了。少数极为晦气的玩意儿才没人要,流入民间,给普通商人竞价。

若把它变成国有作坊,这些原来会流入某家的财富,就会汇聚到国库。

一家是不多,十家百家呢?

这些当然不能全靠抄家所得,朝廷也能开办。

把皇商的队伍扩大些。皇商有官职,在他们之外,或者之下,另设部门,去管那些作坊、商铺。

而天子想养兵了,这些钱财,必然会先流向军屯。对常家是有利的。

眼下就差一个契机。

契机可以是别人家,甚至朝廷直接开个铺子。但与向家的产业相比,威慑力大大削弱。

在开办之初,就会有贪腐之风压过。开再多,也无法解燃眉之急。

常如玉垂眸,把沈钦言的信件拆了,里头没什么信息,只说谢星珩能说服他,这事就答应。不能说服他,这点本事,便不值得去惹一身骚。

常如玉起身,带谢星珩去书房深谈。

他没有哪家不能动的概念,当官嘛,不是你动我,就是我动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