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26.武氏不知名郎君。 一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武氏不知名郎君。 一更(2 / 3)

一壶茶候着了。

李白压着七娘的头见礼:“叫人。”

七娘超大声:“阿翁好!”

李白小声提点:“啧。在弘文馆内叫什么阿翁,叫崔馆主。”

“啊?你说啥?阿耶大点声!”

“……”

崔馆主是个精气神很好的小老头儿,闻言摆手:“不碍事,我这里加上七娘子统共三十个学生,想称呼什么都可以。”

李白也不是真的在乎礼仪规矩,只怕七娘因此吃苦头。闻言便放心了。

崔馆主将陛下交代的一应事务都告知李白之后,沉吟片刻,道:“今日已经下学,不如先去拜见几位学士和讲经博士,请他们为七娘子定下这一年的必修与小中大经科目,再从藏书楼借了书册回去。”

崔馆主笑吟吟地抚着白胡子,七娘却觉得他好可怕!

什么必修、小经、中经、大经的!她才不要学这些呢。

然而李白却已经率先应下了。

崔馆主扭头喊:“校书郎,那便烦你带个路,引她走一趟吧!”

话落,弘文馆校书郎王焘便搁下笔,从书房内走出来,冲二人揖手见礼后,笑道:“看来七娘身子已经大好,我便放心了。”

七娘乐呵呵凑上去,原来是给她看诊的小方脉医者呀!

见到是王焘,李白再安心不过,索性让七娘自己跟着去,他坐在此处陪崔馆主下棋饮茶。

王焘带着七娘出来,边走边道:“今日天晚了,还在弘文馆内的博士只余下讲经博士李谨,先去请他瞧瞧你该用些什么读物?”

七娘懵懂点头,屁颠屁颠跟在王焘身后。

李谨作为讲经博士,算是弘文馆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多是典书、搨书手、笔匠、熟纸装潢匠这样的流外官奉职于此。

这位李博士年纪不大,瞧着只长李白几岁,眼神里却透着许多沧桑。他板着脸问了七娘几个《孝经》和《论语》的问题,七娘对答如流之后,便提升难度,问起了《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

七娘傻眼:“……我只会背一丢丢公羊传。”

又赶紧比着手指头补充道:“就这么一点点哦。”

王焘忍不住面露笑意,如七娘这般大的孩子,能做到这般已经十分难得了,而且七娘并非男子,也亏得李白愿意花工夫教她。

李谨却依然板着脸,思忖片刻后,公事公办道:“《孝经》《论语》尚可,两经一窍不通。弘文馆内有旬考,一月三次试,你这样只能先从第一层开始,通晓大经小经各一本,或是两本中经。”

“既然学过一点公羊传,这一年便选小经《春秋公羊传》,大经《春秋左氏传》吧。”

七娘晕晕乎乎听着,歪着脑袋看向李博士,总觉得这位郎君长得面熟,似乎在哪见过。

李谨见她不答话,问:“可有异议?”

七娘连忙摇头:“没有没有,您指哪我打哪!”

李谨抬起眼皮看她一眼,似乎对陛下插进来什么样的学生都不会感到意外。

*

七娘方才打量了李谨许久,王焘也发现了。

两个人出门走远之后,王焘便问七娘:“为何那般看着李博士?”

七娘想了想,有些不确定:“我觉得他长得好像一个人。就是裴三郎的,嗷,您不认得他……就是崇仁坊兵部侍郎裴家的当家娘子武氏。”

王焘闻言,眼神黯了黯。

他们当然会长得像。

王焘担心七娘过于聪慧,猜到什么招来麻烦,索性蹲下身低声道:“李博士虽被圣人赐姓李,本族却是武氏。你说他与兵部侍郎裴光庭之妻武氏长得相仿,其实也不算错。”

“细论起来,李谨的生母——方城县主,与武氏都是武三思的女儿,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

七娘瞪圆了眼:“那李博士岂不是要喊武娘子姨母啦?”

王焘点点头:“不过,人与人的亲疏远近不只靠血脉,你可不能插手点明此事。”

七娘想到自己跟李白的师徒情,那简直就像是用铁水焊在一起了!遂十万分赞同地使劲点头:“我明白!”

王焘笑着摸了摸七娘的脑壳,起身继续往藏书楼去。

他没有告诉七娘的是,李谨的阿耶,便是先天政变中,唯一从镇国太平公主府活下来的幸存者。

他名薛崇简,乃是太平公主第二子。

太平公主被赐死之后,薛崇简便受命帝王改姓李,随后出长安做了蒲州(山西永济)州刺史的佐官。

四年前,方城县主与李崇简这对夫妻双双病逝,李谨作为其后人奉诏入长安,被安排在这萧条没落的弘文馆内。

王焘出身宰辅之家,看得自然清楚——

在先天年间那场争斗中,弘文馆学士们因为支持太平公主,开始遭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