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那年高三,你好!> 第廿八课 老同学,圣诞节快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廿八课 老同学,圣诞节快乐!(1 / 3)

已经夜深人静了,桂康还在抓紧时间制作圣诞贺卡,桂康的圣诞贺卡是用废弃的烟盒制作,烟盒外面用绿色宣纸精心包装,再折成贺卡的形状,贺卡里面写满了对朋友的祝福文字,另外贺卡的折折处还贴着一只拇指大小的千纸鹤,当贺卡展开时,千纸鹤变得立体起来,仿佛要展翅高飞!虽然这圣诞贺卡并不是很精美,然而却融入了桂康的全部心意。桂康在贺卡外面郑重其事写上朋友们的名字,但其中一位朋友的贺卡桂康是万万不能遗漏的,到底是哪位朋友让桂康如此重视?

虽然说桂康与这位同学平时并没有过多的交往,然而却是桂康三年高中学习中最重要的朋友,她就是谢雨婷。

桂康真正接触了解谢雨婷是源于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课上李老师念了一篇谢雨婷的范文,念完以后李老师还连连赞扬谢雨婷大胆运用了“反弹琵琶”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随后李老师又花了半节课时间来讲解有关“反弹琵琶”的写作技巧,它指在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个写作技巧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上升到比较高的档次,从而达到创新的效果。

桂康对那节课的印象特别深刻,也由于谢雨婷的这篇范文让他记住了“反弹琵琶”的写作技巧。也是从那时桂康还知道谢雨婷还向各个杂志社投稿,而且还是某个写作协会的会员,她的名气在学校不胫而走,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作家。桂康自然也倾慕她的文采,虽然俩人的交往并不是很频繁,然而每当桂康在学习上及生活中遇上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会去找她,她也会不厌其烦悉心解答。

在她的影响下桂康也开始写起了《随想录》,虽然每篇随想都是寥寥数语,但都是自己心里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文学素材的一种积累。当谢雨婷得知桂康在写《随想录》,所以便向桂康借阅,这让桂康受宠若惊。谢雨婷看了桂康的《随想录》后,还郑重其事给他写了回信:

桂康,见纸条??,看了你的《随想录》,你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更加明朗了,你对朋友的真诚是难能可贵的,我希望你在这世俗里能坚守自己这份圣洁。我发现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譬如都喜欢宁静,都有一份同望蓝天,体味那种自由,神往的心情,你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很强的,我相信你会有很好的心态,把乏味的生活变成滋润,有色彩的蓝图点缀自己的生命,相信你会找到快乐的!另外写日记是我们共同的习惯,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下去!

友:雨婷

看了谢雨婷的回信,桂康心里一阵暖意油然而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谢雨婷又陆续向他借阅《随想录》,虽然桂康的随想写得并不是很精彩,然而她却看得特别认真仔细,她对每一字一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分享她的感受:

桂康,你好!又看了几篇你的随想,针对其中你的一些看法我提出一些浅陋的见解,希望能和你沟通:

首先你的人格,道德是值得称赞的,毕竟现在像你这样真诚友善的人不多,随想写得很好,有文采,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物不同的见解。我说过你是一个很会调节自己心理的人,在这几篇随想里都有体现,你的观念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我希望你不要常常对自己说:“学会欺骗”,而要说“学会善意的欺骗”。这个社会虚伪的人很多了,像你我这种对现实充满不满的人很少了,但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好吗?另外,你谈到的那个多疑问题,我觉得你分析的比较透切,多疑不等于联想,所以它不应该是人的半个思维,相反,太多疑的人会活得不快乐,因为多疑了会给他(她)带来朋友们的冷漠,同学间的不信任。记住,特别是生活琐事千万不要太多疑了,远离多疑,会贴近快乐,相信吧,不会错的!

朋友: 雨婷

可以说谢雨婷是桂康志同道合的知己,在桂康的心里她也是一位很睿智的女生。后来谢雨婷便鼓励桂康向杂志社投稿,在她的影响及鼓励下,桂康也开始向各杂志社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桂康在参加第五届小天鹅杯时所投稿件《礼物》获得三等奖,看着自己的作品第一次被印成铅字让桂康欣喜若狂,桂康把这件喜事第一个告诉给谢雨婷,当得知这个消息,谢雨婷也由衷替桂康感到开心!

有一个周末,桂康突然说放假不知道要去哪里玩?也不知看什么书?谢雨婷听后说她还从来没有见过橘林,所以便想去欣赏一下橘林,出去走走心情会开朗许多。闻言,于是桂康便带着谢雨婷来到家乡的橘林游览,谢雨婷是从异乡来到这里求学的,所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叹为观止的景象,她被这一整座一整座山的橘林所震叹。那天谢雨婷离开时还有些依依不舍,便提议桂康可以写一篇关于橘林的文章出来,于是在她的鼓励下,桂康便写了一篇《橘》文言文:

环乡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橘海也。其间山径数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橘林夹道,或崖或水,或石或沙,命甚坚,四季皆青,葳蕤矣。

春,橘皆花,白如雪。萼五裂瓣五枚,萼似钟,瓣若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