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某不科学的空间干涉> 第三十一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1 / 3)

‘我讨厌不听话的狗。也不喜欢只会俯首帖耳的狗。’

‘但木原归序算什么动物?’

‘他只是一滩臭水沟里的烂泥巴而已。看一眼都嫌脏。’

-

思维像是无法啮合的齿轮般迟滞,“复活?”结标淡希仿佛在看一个疯子,“不是你把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吗?”

“躯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只是为了迎接灵魂的回归而已,我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我的公主她被不知名的恶魔侵占了躯体,变得软弱和陌生,我观察了她很久,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好在——”声韵仿佛音符在钢琴键上舞蹈,错落有致,青年优雅微笑,将一扇未知的大门在结标淡希面前徐徐展开,“我找到了方法。”

“方法?”

木原归序从白大褂的口袋里掏出一对小巧的银色的机械装置,像是被延展蓝牙耳机般,末端塞入岩永薰的耳朵,另一端的贴片则正好处于太阳穴的位置,已经被书写好的程序立刻与脑电波相连,仅仅对岩永薰一人起作用的程序和装置,正试图侵占她的大脑,抹消组成目前人格的记忆与情感,做着这一切,木原归序像是演讲般诉说自己的理论。

“人格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认为人格是可以被编写的,而记忆、信念和思维是塑造人格的一项重要材料。就像是人工智能。类人的AI存在吗?存在,只要配备一定的学习装置,机器也可以向人类一样学习,获得感情,但是在研究了大量样本之后我发现,原来特定的人格是可以被预先设置的,只要输入编写好的记忆程序,再对神经元网络的某一部分施加影响,就可以使大脑不经思维就做出判断,而当植入的信念和记忆相统一,人会用记忆再次重塑自己的思维,并且逐渐贴近记忆和信念展现出的人格。因为人类是经验性动物,动一下你的脑筋,引路人,你的选择和行为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你的人格,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记忆和环境的影响。”

身为脑科学研究所的重要骨干,木原归序是蒂莫西·利里思想的信奉者,主张用科技手段来控制人类思想,进而达到灵魂的拯救,他一直在研究将人格、情绪这类无法被具体测量的事物转化为数据和程序,并且重新输入大脑的可能性。

人脑与电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脑可以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大脑,而电脑的中央处理器在翻译时却不了解其操作的任何符号,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正是因此才认定跟人类智慧等同的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出现。

他在1980年发表论文提出的这样一个思维试验。如果把一位只会说英语的人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能靠墙上的一个小洞传递纸条来与外界交流,而外面传进来的纸条全部由中文写成。这个人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那么利用中文翻译程序,这个人就可以把传进来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再利用程序把自己的回复翻译成中文传出去,在这样的情景里,外面的人会认为屋里的人完全通晓中文,但事实上这个人只会操作翻译工具,对中文一窍不通。

这便是科学哲学界著名的论证——希尔勒的中文屋子。

中文屋验证的原理在大部分情境下都被用来否定“图灵测试”,但它更深层的本意,其实是在阐释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像人类那样拥有自我意识。

假如木原归序的研究成为真实,那么人格程序就可以成为弥补人工智能的砝码,反过来进行上述步骤,从人的行为、记忆和情绪波动中提取其人格代码,将其释放为特定的记忆程序,再重新植入大脑,就可以使目标对象成为自己想要他成为的“人”。

当然,人的人格形成因素相当复杂,还有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可能性,因此这一实验的条件相当严苛,无法在两个完全迥异的人身上彻底成功,但对于想要在同一个人身上恢复她曾经被删去的人格,木原归序对此一直抱有很大期望。

岩永薰曾经接受过多次大脑开发实验和洗脑手术,因此她的大脑被改造成了类似于超级计算机的装置,只要成功找到接口就可以插入程序进行操作,脑科学研究所保留了不少相关实验和手术的数据遗产,这为木原归序简略了不少必要步骤,制造出了可以主动捕捉她脑电波并与之同频的装置。

可以说没有比她更加适合这项手术的人了。

当然,在此刻,这项装置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干扰岩永薰的大脑,阻碍她醒来并且使用能力。

女孩原本如一汪古井般失去生意的精致脸庞浮现出痛苦的表情,病态的潮红逐渐爬上雪白的肌肤,湿漉漉的鬓发和眼睫,已经分不清是冰冷的凉水还是从体内浮现出来的冷汗,正常的呼吸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她或许正感到被一道绳子用力勒住喉颈的窒息感,不得不张开口唇,难受地呼吸着。

直到此时结标淡希心里才浮现出一种她是活着的实感,后知后觉的恐惧翻涌而上,她方才看岩永薰,看她像一具尸体一般,精美,苍白,高度仿真人偶一般的栩栩如生,但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