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0 章(2 / 3)

细地种出来后,才能保证小麦更好地吸收营养、光线与水肥,茁壮成长。

盛珺把数据一报。

因为有了阿拉伯数字,小学课本里也教了些新的计量单位,古人们很容易理解方仙儿说的数值。

像是麦种该埋在几厘米的坑中。

一块多大的地下几颗种子才是最优解。

还有行列之间留多少空隙合适,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生怕出错,枣儿还专门做了几把木尺助大家干这些事,一群人撅着屁股拿着尺子,在地里边量边种,乍眼望去,真有几分科学种地的范儿了。

等村人们仔细下完种子,又过了七到十日,麦种也陆续出苗。

一个小阶段的任务完成,大伙都松了口气,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精心照料,等待小麦长三叶后分蘖。

分蘖后,有经验的农人,就能根据麦株的情况,大致估出小麦的产量如何。

在村人们风风火火种麦时。

另一边的铁柱已经随韦十八的商队,踏过了两座县城。

前不久,韦十八带着铁柱

一起回到商队后,很快就用黄桃罐头惊艳了众人。

现在留在商队里的都是些老油条,一下就看清楚了这黄桃罐头带来的利益,笑开了花。

要知道前不久,明北带了不少人离开商队,他们虽因忠心留在队中,却对商队前途悲观无比。

韦十八见时候差不多了,就放出了果油的消息,安抚他们的心。

众人立刻振奋起来。

眼下又有了黄桃罐头,大家就知道,这趟出商肯定是错不了。之前留下的决定,也真是做对了!

因为状态佳,心情好,大伙对铁柱也颇为和蔼可亲。

一群人很快打成一片,还没出发,就勾肩搭背起来,称叔道侄,兄弟一家亲。

欢迎了新人,盘点好商品,商队的车马就晃悠悠上路。

他们的目的地在南方,从北地南下的路途并不算短。

不过,作为有经验的老牌商队,他们这些年也摸索出了一条较为稳定的路线。

不会途径多少偏僻地方,安全有保证。沿路又有充足的水源,不用操心饮水的事。还有经过许多闹市繁区,这样也方便食物补给。

当然,就算可以补充食物,在行路途中,也不能缺了容易存放的过渡干粮。

用商队的叫法,就是“路菜”。顾名思义,是在路上吃的饭菜。

按韦十八他们的习惯,一般会带些包子肉饼等,在刚出发没多久的时候吃。

等吃完这些,中后途就是补到什么吃什么。

车里还会常备一些炒米、锅巴以及腌制好的酱菜,作为储备粮。

在没有其它食物的情况下,炒米锅巴等拿出来,可以直接和着水吃,非常方便。若是时间宽裕一些,就搭个火,架起罐子,把这些丢开水里煮着吃。

铁柱这次跟着商队出来,肯定不能吃人白饭。身上也是带了不少口粮,还有少许银钱。

虽然他以前从未出过远门,但村里有一大堆人替他操心,自然就知道要备好干粮的道理。

荷花专门用方便面磨了些面粉,以及很少量的压缩饼干粉,给他烙了几个面饼带着,又拿剩下的方便面粉做了炒面。

托方便面的福,这几样吃食俱是金黄的色泽,看上去就与黍粟那样的粗粮饼子差不多,并不打眼。

在路上时,铁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拿出来吃。

最后,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危急情况,荷花又给铁柱单独装了一小袋压缩饼干粉。

这东西能放又顶饱,万一铁柱途中真遇到什么急人的状况,关键时刻也好多个救命粮,没准就能化险为夷了呢?

结束回忆,再次说回此刻。

商队刚贴着边绕过了一座矮山,正在某片空地上歇脚吃饭。

商队行进,讲究一个张弛有度,这样不会太累,花费的时日也不会太久。

前段时间,他们脚程较紧,这几日就可以松快些,路上累了就能坐下休息。

大伙出门时带的包

子之类,不能存放,早就吃完了。

这会儿手里拿的,就是在上个县城买到的新鲜烙饼。

韦十八叫人烧了点水,煮炒面来配着饼吃。

在这种时候,所有商队成员都会出上一些粮食,一起煮过后再分食。

铁柱也拿出了一小捧炒面,说起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交粮了。

就这么一小口的量,混在其他人的炒面中,非常不起眼,也显不出什么独特的味道来。

本就不显,商人们又活得粗糙,谁也没能吃出里面多了些更好吃的炒面。

哪怕隐隐觉得大锅饭似乎美味了那么一点点点,也只当是自己饿得很了,吃啥都香。

对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