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六十章 战争之中,伤亡不可避免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章 战争之中,伤亡不可避免(2 / 5)

恰如彼时彼刻,像,太像了!”朱翊钧靠在椅背上,说起了旧事。

第一次刺王杀驾案中,出现了高拱的亲笔书信,而且鉴定为真,第二次皇宫大火案,同样所有线索指向了高拱,朱翊钧将高拱拿到了朝廷来询问,高拱干脆承认了。

高拱非常适合背锅,而且容易出清旧账,而高拱也明白,那时候,他死了,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最好的交待,所以高拱选择了认罪,但是细心查探之下,最后还是把张四维给揪了出来。

这次的案子,直接就完全指向了张居正,可是缺少一锤定音的罪证。

张居正的手书,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张居正写给各大巡抚的书信,都会由游七誊抄一遍,抄本送走、原本要送入宫中,张居正这么做,其实是为了避嫌,他和边方大臣说了什么,宫里都是明明白白。

所以,宫里是唯一有张居正手书的地方,而存放张居正手书的地方,在宝岐司。

缺少张居正的手书,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把张居正钉死为幕后指使,谁让张居正作为帝国元辅太傅,其手书根本就拿不到,胡乱伪造,还不如不造。

张居正早些年的手书主要是以台阁体为主,就是正统年间三杨当国,推崇的文字风格,跟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一样,十分的方正,但是张居正入阁后,手书变得狂草了起来,而且后来大量使用铅笔,握笔习惯不同,导致字迹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所以,张居正的手书,真的不好伪造。

“真的是处心积虑啊。”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十分确信的说道:“怪不得先生不让朕过来。”

朱翊钧不信张居正想不到这些危险,那不肯见皇帝的理由就很明显了,不想让皇帝陷入险境。

一个失去了权势的前首辅,就是会这么的危险,所以在政坛这个游戏规则中,完全是不进则退,完全没有急流勇退的可能,见识了人心险恶的张居正,在丁忧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自己的下场,因为他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从严嵩到徐阶,再到高拱都是如此。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即便是有皇帝的圣眷,但还是凶险无比,而且谁知道是不是皇帝在试探明摄宗退位后,有没有再起的念头,嘴上说的像花一样,可人心隔肚皮,在权力面前,所有人都会陷入无尽的猜疑之中,这也是官场完全零和博弈的原因。

缇帅还会追查,戚继光汇报了战果,逃入山林的五百余亡命之徒,已经尽数被杀或者被俘,整个西山都被底朝天的翻了一遍,连地里的蚯蚓都被拉出来查看了一番,决计不会有任何遗漏的地方。

朱翊钧和张居正又说了几遍,才带着一大串尾巴,回宫去了。

大明一共抓了三百余的活口,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连北虏都有,俺答汗、土蛮汗帐下的北虏,来自山东的响马,来自浙江的倭患余孽,北虏占了大头,这些亡命之徒,就跟陈壮一样,其实不知道谁在雇佣他们,他们都是听命办事,但是听谁的命,那就不清楚了。

信息茧房的存在,让这三百多的活口,根本不知道听命与谁,众说纷纭,而且这些人以讹传讹,他们交待的越清楚,事情反而越复杂。

唯一确定的事,就是雇佣这些人,只需要一人二十两银子,这就是买命钱。

唯一知道真相的大当家,已经战亡,死在了皇帝的戚家腰刀之下,战场上刀剑无眼,上了战阵,就要做好被杀的准备,朱翊钧即便是知道对方是大当家也会下手杀敌,因为在战阵中,根本顾不得那些。

信息茧房真实存在,就像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县太爷和府台的名字一样,消息对下的单方面闭塞,也导致信息茧房之下,办事的人,根本不清楚命令的源头在何处。

所以,案子的查办,直接卡住了,大当家的身份并不神秘,大家都叫他共工,就是那个水神共工。

共工是水神,大明尚红火德,这水神到底要干什么不言而喻,共工这个名字,不是第一次出现,上一次是刑部尚书王崇古,言江南有大寇共工四处挑唆,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朝廷下了海捕通文,而且悬赏线索,但共工早已逃遁。

那这次皇帝手刃的共工,真的是在江南四处煽风点火的共工吗?

缇帅赵梦祐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朱翊钧批阅完了手中的奏疏,江南今年又有水灾洪涝,但是并不严重,南衙宋阳山疏浚河道的效果极好,今岁南衙的水灾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这次陕西、山西的旱灾变得严重了起来。

大明皇家格物院上一次有讲过信风、讲过雨水的形成,东南海风携带了大量水汽,和北面来的冷气形成了降雨,可是大明的情况是,东南海风的水汽在下降,而寒冷在加剧,形成这种天象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危害极大。

朱翊钧其实知道一些结果,小冰川时代越来越严重了。

崇祯皇帝最大的敌人,是失序的天下,同样也有天灾,小冰川时代不就是全年平均温度降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