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蒙妹(1 / 2)

第106章 蒙妹

【当内蒙古文旅自称蒙妹#

内蒙古,我知道你很急,到你先别急#

是我眼花了吗,内蒙古文旅局竟然称自己是蒙妹?!

蒙……妹?

河南:蒙妹,那我是豫姐[宕机]

陕西:那我是秦兽吗

广西:那我是桂妇?

甘肃:在下甘爹

云南:那我是什么,滇婆?

福建:好好好,我成建人了

湖北:我们……全员鄂人?

山东:那我们成鲁蛋了呗】

评论区

河北网友:我是冀女呗

回复

(姐妹,别这样,我要脸[流泪])

(冀母[抱抱你])

海南网友:那我是琼鬼吗[灵机一动]

湖南网友:那我是湘巴佬?

广东网友:粤父[不失礼貌的微笑]

山西网友:我们岂不就是晋士[调皮]

吉林网友:最过分的是他们叫吉林是吉爸[泪奔]

重庆网友:那我们呢,渝姬[宕机]

四川网友:好好好,我们就是蜀叔了

江西网友:我们是赣妈

甘肃网友:咋的,要和我们甘爹组cp啊[调皮]

青海网友:那我们就是青爹[宕机]

新疆网友:那我们是疆尸[不失礼貌的微笑]

——————

天幕之下,人们皆觉得有些好笑。

后世为了拉游客,可真是什么招数都使出来了,花样百出,令人啼笑皆非。

后世信息发达就是好啊,华夏大地上的山水风光都能一览无余,若是心动了,立马就能出发,也不需要耗费个三年五载,舟车劳顿。

他们也算是借后人的光,看一眼这华夏的山河大地,风光旖旎。

明,朱元璋看着后世南北方如此和谐融洽,冥思苦想,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消除大明如今南北的隔阂呢。

朱元璋虽“驱除鞑虏”,一统中原,但南北方的差异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抚平的。

幽云十六州从五代十国中期就属于辽国,金国后北方大部又归于异族。

到明初,再次由汉人统一时,南北事实分裂时间在二百年以上。

其实在魏晋以前,北方的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秦至西晋的都城,都设立在北方。

但是在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五胡乱华使北方陷入了连年的战争之中。

南方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发展。

不过,随着隋唐的统一,北方又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因为拥有长江天险的保护,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文化的发展最离不开的便是和平与稳定。

南方自从唐代中期以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宋代又以南方为中心,所以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经验十分丰富。

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教育水平上升,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其他领域。

而在北方,他们受到异族的压迫,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慢上许多。毕竟,连生存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谈何发展。

两边的不平衡,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放任一方独大。

《明史·选举志三》中提到,以统一南北之间的差别,即“南人北,北人南官”。

这是明代初期推行的,目的就在于使南北统一。

著名的“南北榜案”,就能知道当时南北之间的差异。

每次的科举考试上榜的学生都是南方人,这引起了当时北方考生的不满。

他们直接上御状告当时的主考官。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以后,亲自过问重批考卷,但是考卷被人换掉。

朱元璋非常生气,重新开恩科,这一次录取的全是北方人。

从此,明朝科举开始分南北取士。

南北分科,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化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也缓解了地区间的矛盾。

但是从后来的官员晋升来看,整个明朝还是被南方人把持。

朱元璋开国之初所用的文人大多是南方文人,但朱元璋雷霆手段,洪武时期基本还是维持在了一个比较均衡的局面。

朱允炆时代就不一样了,当时国都在南京,他好用江南的读书人,建文时期,南方的士子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其实对于南北统一非常不利。

所以朱棣登上皇位后,大部分反对他的人都是江南的读书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