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卷终(3 / 5)

汗涔涔,万万没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竟然能引申出这么多政治意味,他突然觉得自己过去真的有些幼稚。

刚想要说话,慕容承光就站起身,缓缓说道:“恪儿那个孩子,是个天才,他今年才几岁啊,就已经能背下那些艰涩的古书,还能举一反三,以后会是你的助力,我会和高氏再生一个孩子,他会和我皇族有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

洛氏离开了这个世俗的世界,这是我未曾料到的。

接下来的世界该是我慕容氏的舞台了,你下去吧。”

燕皇离开殿中,慕容承光望着光照不进的大殿,沉默着,他又回想起了那一场死伤无数的战争,那个让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结局。

洛氏拼尽了全力。

洛氏绝灭胡人的意志,比所有人想象中还要坚决无数倍,在这场对胡人的战争中,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能杀多少是多少,跑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

但洛氏不是这般想的,追亡逐北,死不休战,被他们贯彻的淋漓尽致。

“公子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慕容承光的眼中有无限的迷茫,他自认自己政治手段高绝,军事才能出众,但对于洛呈之的举动,依旧是百思不得其解。

“洛氏残部封闭于凛冬城,苟延残喘,天下不见洛,这就是公子你所想要的吗?”

燕国蓟城人声鼎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扫除了边境的强敌,有悲伤,亦有欢腾,燕国皇室发下了无数条宽松的政令,战后重建,总是欣欣向荣。

魏国在大军得胜归来后,还没有时间去品味凯旋的喧嚣,整座长安就已经陷入了沉寂中,原因很是简单,魏国的皇帝曹芳,在经受洛水之誓的反噬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在拖了这么些年后,他的身体终究还是撑不住了。

宫中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要死了。

死一个皇帝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普遍短命的曹氏皇族来说。

但最可怕的是,曹芳也没有继承人。

他名义上的父亲曹睿因为纵欲过度,没有成活的子嗣,最后让曹芳继承皇位,曹芳则是遭受洛水反噬后,他本就正处于发育阶段的身体,彻底失去了作用,他还是个雏鸟,自然不会有子嗣。

偌大的魏国,竟然没有继承人,这岂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吗?

曹芳躺在寝殿中,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一个没有孩子,又快要死去的皇帝,一个还未曾亲政过的皇帝,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威望的皇帝,这是正确的结局。

所有人都在讨论,应当从宗室中挑选谁来入继大统,从近支的宗室中,挑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

挑选一个年幼的,懦弱的,容易被控制的?

还是挑选一个强有力的,有才能的?

大多数人都认可前一种,这时有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响起,竟然是被剥夺了军权的曹爽,他盯着所有人道:“燕国的皇帝、汉国的皇帝、梁国的皇帝,都是天纵之才,你们挑选皇帝,难道要置我大魏的社稷于不顾吗?”

所有人都惊奇的望着曹爽,不敢置信这番话竟然是从曹爽的嘴中说出。

在短暂的沉默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曹爽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在洛水之誓完结后,剩下的就是谁能统一天下了。

若是魏国被灭,那魏国士族和宗室的地位自然就会被山东士族和江左士族所盖过,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选择一个可以挑起大梁的皇帝,迫在眉睫。

谁能担起这个重任?

“曹髦!”

有人在殿中高声的喊出了这个名字,“他的文采不下于陈思王,武略不亚于武皇帝,是能够振作邦国的皇帝。”

一个新的皇帝将在魏国加冕,一个旧的皇帝死在了皇宫中。

在征讨胡人的战争中,英侯一脉出了大力,在如今的汉国中,英侯一脉拥有尊崇的地位,所有人都记得宣烈皇帝的诺言,如果有朝一日,大汉再度一统天下,要为英侯一脉封一个真正的王。

纵然如今英侯一脉实力大损,但英侯一脉依旧是汉国的标杆,五姓七望都已经各自流散,萧氏做了梁国的皇帝,韩氏在梁国中兴盛,张氏沉迷道教,安阳韩氏已经败落,只剩下少数人迁徙到长安。

英侯洛氏还在大汉,就仿佛还能让人回想起那个四百年前刚刚建立的大汉,让人回想起那个时代,还有刘氏在世间。

虽然。

即便是汉国人也知道,经过这数十年,经过洛水之誓,实际上四皇并立的格局,已经是得到天下所公认,各有正统,各有脉络,再不能轻易斥责魏国为贼,再不能呵斥燕国为胡。

“大汉将要何去何从呢?”

“上策为北上效仿袁绍攻败公孙瓒之举。

中策为南下夺取梁国之地。

下策为进攻魏国,夺取河洛之地。”

上中下三策,全部都是夺取别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