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三章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洛苏第二次讲道,开明政治(3 / 6)

理,一個打感情牌,这就是李世民为什么找洛玄夜来,李渊听着洛玄夜所说,又望向李秀宁那张挂着泪珠的俏脸,只觉悲从中来。

他本来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但现在却全毁了,好歹现在还有平阳在,就不要让平阳也跟着伤心了,他叹息一声道:“唉,你们去回禀二郎,朕同意搬离太极殿,让二郎好好治理大唐。”

“父亲英明睿智。”

洛玄夜和李秀宁对视一眼,而后便陪着李渊吃饭,但席间的氛围已经有些差,饭后,二人正要联袂离开,突然身后传来李渊苍老的声音,“秀宁。”

已经走到殿前门槛处的二人闻言顿住脚步,齐齐转身,李渊那张苍老的脸,在烛火的映照下,竟然有种萧瑟孤独的感觉,李秀宁低声问道:“父皇?”

李渊的声音并不高,甚至有些低沉,“多来看看我。”

李秀宁的身躯颤抖了一下,泣声道:“父皇,会的,女儿会常来。”

说罢立刻转身离开,洛玄夜作揖后,连忙跟出去,二人上了马车,李秀宁有些失神问道:“夫君,你说父皇…”

洛玄夜握住她有些冰冷的手,温声安慰道:“秀宁,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日后多陪陪父皇就可以了,其余事,不可逾越,日后或许有父子和解的机会。”

是啊。

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二人先去皇后那里,李世民也在,洛玄夜微微点头,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长孙氏依旧温婉,轻笑道:“长乐有些累,先睡了。”

长乐公主还小,自然和体力充沛的洛君成不同。

李世民摸摸洛君成的头,他是洛君成的舅舅,对自己姐姐的这个独子,他很是喜爱。

洛君成才十岁,身上就已经挂上了正四品上的武散官,忠武将军。

李世民准备等他和李丽质成婚后,就调他进入千牛卫,做千牛备身,到了合适的时候,就让他出外征战立功。

“皇姐年纪还不算特别大,仅仅只有一个儿子,还是略有些少,洛氏嫡系凋零,皇姐应当再要一个才是,现在天下归朕,不必担心了。”

李世民最后一句话略有些心酸,当初因为争斗太过于激烈,生下李承乾、李丽质和李泰后,李世民和长孙氏就没有再生孩子,现在才又有多生育几个的计划。

李秀宁点头,这也是她的计划,现在她和洛玄夜只有一子一女,这绝对不够,洛苏扩展嫡系数量,多支主脉并行,让他们多生,多生才能生出天才来。

洛玄夜二人也没再留在宫中,带着洛君成离开。

太极殿中,李世民终于坐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位置,政事堂诸公按照位次左右列坐。

洛苏本来没想来。

洛苏对自己在唐朝的定位很清楚,他只做大政规划。

现在他定下了初期几年的大致方向,那除非李世民来问,否则他是不会去参与具体事务的。

他所要做的是,确定大唐下一步的计划,即在王道仁政取得一定效果后,天下已经有一些恢复后,大唐又该去往何方。

但李世民说此番要讨论一番关于三省六部制度之事,涉及到君权和相权之事,洛苏知道自己决定不能缺席。

李世民知道洛苏为何而来,他也不浪费时间,直接就说道:“今日诸卿都知道本来要讨论政策施行的情况,这等细枝末节,国师本不愿意前来。

朕与国师说,今日谈论三省事宜,所以国师前来论道,诸卿且听之。”

言罢,便请洛苏出言。

洛苏侃侃而谈道:“自古一国能治,盖由君臣之为,臣之首为相,相佐邦国,贤则国盛,不贤则败。

一个王朝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宰相制度,所以今日天子请我来此讲宰相之制,我欣然而至。

秦朝之前的邦周,和如今制度相差太多,我便不提,从秦朝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汉朝,相国、丞相权力极大,几乎总揽全国政务,这保证了在天子没有足够能力的同时,丞相可以辅佐邦国运转,但问题在于,如果丞相也出问题,没有能力呢?

天子曾经和我谈论过隋文帝的问题,天子可还记得当初是如何说的吗?”

李世民当然记得,立刻说道:“隋文帝几乎所有事都自己决断,他非常的劳累,但是出现的问题却越发的多,隋朝的灭亡固然是隋炀帝的过错,但他在执掌国朝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错误。”

这就是李世民对隋文帝杨坚的评价,洛苏很是认可道:“杨坚已经算是资质很高的君主,他的能力很强,但即便是他,也会犯下许多的错误,他越是勤政,犯下的错误就越多,最终这些错误,都有可能会成为葬送帝国的元凶。

天子是我见过最聪慧英明神武的,伱们都是跟随天子一路走来的近臣,天子这些年犯过的错误多吗?”

群臣闻言都不说话,只有魏征朗声道:“虽然不曾跟随陛下征讨天下,但武德后期以来,仅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