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四十四章天下诸道、诸州、诸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天下诸道、诸州、诸国(2 / 5)

“番人本来是没有中央集权制度的,同一族群,大部落管理不了小部落,所以时常会有小部落犯边,后来我们是如何处理的,诸卿还记得吧。”

一提起这件事,殿中几人就开始头疼,胡人的组织架构太烂了,比如说突厥可汗投降了大唐,还来参加朝贡,但转头边境就有突厥部落来犯边,最让大唐感觉抓瞎、无语的就是,这件事还真的和突厥可汗没关系。

大唐一开始还责备部落首领,但后来就发现,不是他们不想管,是管不了,因为在胡人各个部落间,都是商量的来,没有上下之别,所以也就不存在服从谁的命令。

后来大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捏着鼻子,教这些胡人搞中央集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族群内部,立一个绝对的权威,谁不听他的话,大唐就打他。

一切和大唐的朝贡、交流等,都只能由这个首领来做,最绝的是,他死了,我让他的儿子上,你们不要想着用以前那种方式来和中原交流。

这些人合法性以及力量的来源,都是大唐的支持,这样一层层的构建起来了一套,让边境安稳的体系。

这种体系很成功,仅仅十几年的时间,番人遭灾之后,已经不南下打草谷了,而是上报都督府,请求大唐赈灾。

按照预想来看,以后是要一步步将这些深度汉化的人再往中原内部迁徙,赐姓,再把中原大姓迁出去,一步步交流。

但,“前些时日,国师和朕讲了一些话,让朕突然有些不安啊,贞观年间,有朕,有诸卿,所以一切政策,总是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走下去。

如果后世子孙做不呢?

如果在一切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就把现在这一套体系玩崩溃呢?

国师和朕说,我大唐稳定边境没有错,但务必要记得,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现在大唐周围的契丹、突厥等番部,因为距离大唐太近,都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进度,几乎每十几年,就能翻一番。

从夏商那种形态,最终走进大唐这种形态,不会超过百年,朕深深担忧啊。”

国师竟然和天子说了有关于这些,理藩令闻言沉吟道:“陛下,国师所言的确是有道理,这些年和番人接触时,几乎已经和汉人无异,但臣以为,现在这种政策是没有问题的,大唐的边境相比较过去所有朝代,都更加安稳,几乎没有和那些番部发生战争。”

李世民伸手制止了理藩令的后续发言,“朕自然知晓,现在的政策几乎是最好的,但朕觉得,如果能够往上,再多加几道保障,那就更万无一失了。

自古以来,论对地方管控之强,就没有胜过分封的。

秦朝最后的希望就是帝扶苏册封诸王侯,如果不是遇到昭圣王、项王、汉高帝这些神人,秦朝未必会亡。

汉朝的诸侯也成功的镇压了地方百多年。

到如今,我大唐已经相继建立了秦国、燕国、齐国这三大王国。

在中原以内,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一些王命难以到达的所在,诸卿都知道,比如黔中,比如南诏之地,还有岭南,从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王朝管控。

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平地上,才建立了郡县,在那数不清的山中,还有不知道多少土民,不遵从王命,甚至时常围攻县衙。

在北方番部中,还时常会有争端,况且如果有一天,大唐君王没有能力控制番部该怎么办?

三大王国,秦国太远,而且现在还没有送回信来,燕国和齐国,以及西域高昌旧地,以及西燕旧地,如果有不轨的想法,该要如何呢?

朕记得在汉朝的时候,有侯国建在王国中,有侯国建立在郡县中,有侯国建立在蛮夷中,这是朕想要效仿的。

辽国公世镇辽州,便是朕的尝试。

朕想要将这种制度推行下去,在皇命难以抵达所在,将功臣、宗亲等封过去。”

李世民停下讲述后,殿中诸宰相相互交流一番,洛玄辰心中微微叹息,这一分封,科举制度基本上百年内,要直接被打死。

因为贵族出镇,需要的反而不是文人了,或者说,文人的地位会很低,地位低,就不能吸引人。

社会在向上走,之前洛玄辰认为科举将会改变天下局势,是因为他看到了,其他诸如当兵、经商,等等都不如读书科举。

但贵族,讲究的是血脉传承,讲究的是门生故旧来维持地位,文人只能是处理一些刀笔之事。

但分封,这是大唐国策,他不能说什么。

房玄龄沉吟问道,“陛下所言,是如今赋税能够覆盖开支的州,保持不动,以及位置关键的州,保持不动,然后将那些难以控制的州,世袭分封,让功臣镇守。”

“然也!”

李世民望着众人,诸宰相也在望着他。

八月的大唐,热闹非凡,一辆辆车,一艘艘船,来自各州的刺史,纷纷进京述职,驻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