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一剑折春秋> 第7章 藏剑于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藏剑于山(2 / 3)

积蓄,他的剑势已经相当强盛,出剑更加凌厉,犹如山洪迸发,万仞倾倒,泛着寒光的剑刃所过之处,碗口粗的青竹都被整齐的切断,因为不同于厚重的铜质短剑,孙武所持佩剑更加轻薄,剑锋所指,气势凌人,划过青竹,竹子看起来却安然无恙,当他舞完收剑回鞘,转身来到竹舍前的书案,秋风拂过身后的竹林方才轰然倒下一片。

背后果然传来季柔炽热的目光,孙武不予理会,放下佩剑便拿起了笔刀和竹简打算继续刻字,笔刀在竹片上停留良久,他发现自己竟无论如何都理不清心头思绪。眼前总是闪现季柔的双眸,她还在观望吗?此刻又是什么表情?孙武借着收拾竹简的时机回头瞄了一眼身后的女子。

季柔披散着长发正跪坐在门廊下,双手揣在宽大的衣袖内,佩剑置于膝上被衣衫遮掩隐约可见。如水的月光洒满她的衣衫,孙武发觉这个楚国女子不但喜欢沐浴阳光,现在连惨淡的月光也不肯放过。

所幸她今日没有再磨砺自己的佩剑,更没有在月光下观剑,只是在闭目养神,让孙武心神稍稍松懈。

“尔乃史官?周人亦或是吴人?”季柔突然开口,雅言婉转动听,宛如林中灵鸟。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却让孙武一惊,笔刀险些削到自己的手指。

“武并非著史,也非史官。”孙武放下笔刀,轻轻吹去竹片上的竹屑,铜钩铁划的字迹在月光下显现。

良久的沉默,竹案旁炉火跳跃,炉膛内不时发出爆竹声,孙武不知身后的女子此刻作何神情,似乎在思量什么。

以刀为笔,不著史便作兵书,这个女子既投身行伍就应该知晓,然而过了很久她都未再开口问起什么。孙武心思繁杂,再也无法专心去刻字,随手拿起旁边的一册《军政》准备研读,就在这时,身后又响起季柔的声音。

“此剑从何处得来?”季柔再次开口,看似随口问及,语气却难掩其热切之情。

季柔的目光似乎一直都停留在他的佩剑之上,对此孙武并未感到惊讶,一切皆在他意料之中内。他们二人一起相处多日,孙武早就有诸多话语想要询问这个女子,他相信这个女子也一定有很多疑问想得到答案。可是一直以来他们俩都不愿先开口,若是没有合适的契机,僵持还将继续下去。

孙武本以为季柔会先在意她自身的处境,亦或是吴楚战事,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无法改变。数日相处下来这个楚国女子的表现令他颇觉诧异,这个季柔首先是一名楚国军卒,然后是一名九州剑士,最后才是一名官家少女。

此刻她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是验证了孙武心中论断,或是出于严守军纪她不愿与自己多言,然而作为九州一名剑士,她分明又非常在意自己的佩剑,能忍到今日才开口,其心性已经令孙武钦佩不已。

“此剑乃是一位故人所赠。”孙武拿起佩剑,“噌”的一声拔剑出鞘,如泉水一般的剑身便呈现在月光之下,映上焰火,暗灰色的剑身光华流转,剑上纹路如夕阳下的山涧流水,盯着剑身看久了,仿佛能听到泉水叮咚响。

“哼!”身后季柔冷哼一声,显然不相信孙武所言,如此宝器当世除了延陵季子,还有谁会赠与他人。

孙武略作思索便明白其中缘由,不由得解释道:“这柄宝剑确实是他人所赠,赠剑之人并非剑士,这把剑在外人看来价值千金,在那人看来却只是寻常一物,毕竟吴越之地不比中原。”

季柔不解其中缘由自然会心生困惑,但是孙武相信,此刻季柔一定能从他的话中联想到另外一件震动九州的大事件。

毕竟那个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传遍了吴越大地,既身为剑士又怎会不知此事——在去年岁末,越国名铸剑师欧冶子大师新铸就一批宝剑,打算精选其中最好的五柄,由越王允常进献给吴王僚。

五柄宝剑,制式三大两小,每一柄都是神作,得天地之造化,有鬼神之机,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此事经剑士之名流传而出,皆言得之便可当世无敌,傲视九州。惹得各诸侯国爱剑之士纷纷来到吴越之地,期望一睹名剑风采,一时间吴越这片水乡之地,江湖之中暗流涌动。

此刻孙武并未转身便已察觉到季柔的心思,继续解释道:“此剑正是铸剑师欧冶子所铸,而且是其采五山之铁英,集六合之金英,采用新式铸剑之术所铸成的第一柄剑。”担心这楚国女子仍不相信自己这番说辞,孙武继续解释道:“早前孙武初到吴地定居时,常在吴越之间游历,遍访山川河流,有一次在越地一座铁山下偶遇欧冶子大师,武与其相谈甚欢,大师有意革新铸剑之术,武便跟随大师游走各地,寻山觅水,以图良材,如此三月,终于造出新式铁剑,这第一柄便是承蒙其馈赠。”

越国以宝剑名显诸侯国,越之宝剑以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为最精良,九州剑士无一不渴望得大师之剑,为此即使去为大师看剑炉十年也必欣然往之。

“既然是欧冶子大师所铸名剑,为何让它屈身于破旧不堪的朽木剑鞘,吾并未见尔时常擦拭养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