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玄幻魔法>首辅> 第三百一十二章:到底谁是皇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二章:到底谁是皇帝?(1 / 2)

就在陆远忙着预备旱灾的同时,全国各省报灾情的奏本也进了北京内阁。
如今的内阁仅孤伶伶的剩下严嵩和欧阳必进两名阁臣,张治和徐阶已经彻底辞去一切官职,动身南下离开北京。
嘉靖和陆远至今还在政治僵持,诺大一个国家的政务自然全压在了严嵩一个人的肩上。
灾情紧急、严重,严嵩也是愁得厉害。
“皇上二十万兵南陈,至今仍然屯驻在山东、河南两省,而今山东和河南又爆发旱灾,这种情况下还不撤兵回来,岂不是给当地增加压力吗。”
欧阳必进对严嵩言道:“阁老,为了两省受灾百姓,说什么也得劝皇上将兵撤回来了。”
“这一点老夫何尝不知?”严嵩蹙眉叹气:“但是现在陆远将皇上逼得太紧,皇上不愿意让步,老夫能如何?”
“难道说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吗。”
欧阳必进气不过,他起身道:“如果阁老不愿意进言,那我去找皇上。”
“任夫,不能急!”
严嵩沉声喊住欧阳必进:“现在这个节骨眼,不是咱们去做直臣的时候。”
“阁老什么意思?”
“长痛不如短痛。”严嵩言道:“与其咱们和南边继续这么僵持下去,倒不如借着这次大旱的机会彻底做个了断,陕甘也报了旱灾,朝廷现在吃不住劲的,皇上如果继续一意孤行下去,山东和河南一定会倒向南京方面,这两个省可都是北直隶的门户屏障,一旦倒戈,北直隶就将门户大开。”
欧阳必进当即倒抽一口凉气。
“您的意思是,坐看灾情扩大蔓延,逼着山东和河南有司官员倒戈南京。”
“只有这样,这一次皇上和南京之间的冲突才会彻底结束。”
“但是您想过没有,这样一来,如果南京的陆远也和您一般想法,山东、河南两省要饿死多少人?”
欧阳必进盛怒不已:“陆远只要不放粮,河南、山东的有司官员要么选择倒戈南京,要么就眼睁睁看着治下无数百姓受灾而亡,这是拿老百姓的命来当儿戏,这千古的骂名谁来担?”
“一个多月前,陆远开始着手拓印《永乐大典》。”严嵩突然说起这件事:“北方士林闻之无不鼓舞,这说明什么,说明陆远还是着手收割北方士林之心,他在示好,只要这一次能逼着河南、山东两省倒向南京,皇上就彻底败了,将来我大明朝会少去许多内斗纷争,南北可以共融、协作,北方的民生经济会快速恢复,利国利民啊。”
“狗屁的利国利民!”
欧阳必进抬手指着严嵩:“拿上百万人的命换皇上退步、换所谓的南北相融,这叫利国利民?我现在就要去见皇上,请皇上撤兵,请皇上下旨往南京调粮,说什么也要先救灾。”
说罢不再管严嵩阻拦,大步流星的冲出文渊阁,直奔大高玄殿。
而此刻的精舍内,嘉靖也在望着司礼监递来的各省旱灾发愁。
陕甘大旱、北直隶部分受旱、河南山东受旱,大明朝的北方大地现在也是受灾严重。
“让户部尽快筹粮赈灾,让当地衙门全力稳定灾情。”
嘉靖做出部署,可见身旁黄锦未动,不由得皱眉:“怎么,没听到朕的话吗?”
后者忙道:“主子,山东布政使章进英、河南布政使曾均上疏报灾的同时,请皇上撤回屯驻两省的京营兵,这二十万大军日夜操练,人吃马嚼消耗太大,而今两省又遭灾荒,若是继续供养大军,只怕无力再去赈灾百姓了。”
“撤兵?”嘉靖不假思索的挥手:“朕不可能撤兵,朕前脚撤兵,后脚江南都司就将明目张胆的开衙,朕绝不退让。”
黄锦无言,垂首应声:“是。”
正打算去传令,陈洪门外进言。
“主子,欧阳阁老求见。”
嘉靖嗯出一声,下意识问道:“严阁老来了吗?”
“没有,只有欧阳阁老一个人。”
“那,请进来吧。”
“是。”
不多时欧阳必进走入,施礼参拜。
“免礼,看座。”
“谢皇上。”
欧阳必进落座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开口:“皇上,山东、河南大旱的事。”
“朕已经知道了。”嘉靖出言打断:“朕已经命司礼监拟旨,着户部尽快筹粮赈灾,同时命令地方有司全力救灾,不使灾情严峻扩大。”
欧阳必进急道:“皇上,只靠地方之力如何救灾,不是一句全力以赴就可以做到的啊。”
“那欧阳阁老来见朕,又是什么意思?”
“京营二十万大军南陈,就在山东和河南,皇上,如今二省遭灾,百姓食不果腹、危如累卵,这个时候地方的官府还要筹粮备大军食用,哪里还有余力救济斯民,臣恳求皇上将这大军撤回京师,同时传旨南京,让南京方面尽快为两省筹措赈灾之粮。”
“欧阳阁老知道朕为什么要调京营兵南陈吗。”
嘉靖喝道:“朕告诉你,因为南京要重建江南六省都司,他们要明目张胆的募兵,南京养那么多兵想做什么?朕一旦撤回山东和河南的驻军,则北直隶门户大开,江山社稷顷刻易手。”
“皇上!”欧阳必进跪拜倒地:“如果山东和河南饿殍遍野,两省有司官员无力赈灾,转而向南京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