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9章回京名扬京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回京名扬京师(2 / 3)

嫔的父亲惠征,这位大人按照历史上已经死了,还是前穿越者想办法让他提前调离了安徽,使得他免遭战败之责,没有被罢官病死。

又是苏曳家花钱疏通,此时惠征在京中做通政司副使,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四品官,勉强算进入高官行列,成为苏曳一家在官场的靠山之一。

懿嫔同样在一阵咬牙切齿后,也开始在宫中使力,当然她刚刚因为苏曳而吃了挂落,现在不敢明面使力了,想办法让其他人在太后面前说起一个苏曳死而复生,是大清祥瑞的传言。

太后此时病重,已经时日无多了,最愿意相信这种奇迹了,仿佛信了她也能活得久一些。

苏曳一家还有另外一个靠山,觉罗崇恩。

这位大人完全不像是满人,完全就是汉人士族的做派,散文一流,书法一流。

他之所以经常帮苏曳,不是因为钱,他也不收钱。

就因为他是觉罗氏一族的领袖,就是护短,觉得自己有责任要保护族里的晚辈。

而且前穿越苏曳投其所好,经常买来一些珍稀的字帖送给这位大人。

崇恩大人目前署理山东巡抚,官职很高,但不是实职,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权力。

靠着惠征和崇恩两人,还是说服不了皇帝不杀苏曳的,无法让皇帝解恨。

这两人分量不够。

于是,这两位大人找到了一个足够分量的人物。

和硕惠亲王绵愉。

恭亲王奕失权后,朝中无人能挡肃顺一党,唯有惠亲王能够个肃顺叫板一二。

这位惠亲王别的没有,就是资格老,辈分高,是当今亲皇叔。

这位惠亲王和苏曳一家没有交情,巴结不上他。

但是他和崇恩、惠征是有交情的,在惠亲王看来,这两人算是他的党羽。

这两人一起来求情,并且还转交了苏曳一家的厚礼。

于是,惠亲王找到了皇帝,说了三句话。

“如今京城,苏曳死而复生是大清祥瑞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尽管荒诞不可信,但底层民众却有不少人信之,若陛下杀之,恐怕不详。”

这第一句话稍稍挠动,但远远不够。

“按照实情,大概是曾国藩收受了贿赂,所以不杀苏曳。口口声声说要杀的是他,偷偷放苏曳一命的也是他。现在拼命上奏折弹劾苏曳,让陛下杀之的还是他。”

第二句话,皇帝已经有些动摇了。

“曾国藩这是什么意思?婊子立牌坊吗?他想杀的人自己不杀,让陛下来杀。他自己独得了好处,坏人全让陛下做了,而且还让人传言说陛下专杀自己人。”

最后这句话,直接戳中了皇帝的内心。

而这三句话,也是苏曳专门为皇帝量身定做的,一层层转告,最后通过惠亲王说给皇帝听。

果然,一矢中的。

曾国藩自从知道苏曳没死之后,整个人都是震惊的,完全不敢置信。

当日苏曳之死,他和塔其布,沈葆桢都亲眼所见,几个验尸官都验证过的。

接下来,曾国藩带着塔其布等人,拼命上奏折,参苏曳之罪。

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让皇帝处死苏曳。

此时,咸丰面前就有厚厚的一叠奏折,全部是参苏曳,要他处死苏曳的。

仔细一想,还真是可笑。

曾国藩你这个伪君子,把朕当成了什么?

好处你拿,坏人朕来做?朕是你的杀人之刀吗?

接着,皇帝去探望病重奄奄的太后时,太后也说起了苏曳死而复生是大清祥瑞的传言,尽管太后口口声声说流言不可信,但眼睛却充满了希冀。

于是,皇帝彻底下了决心。

这一路,苏曳隐藏踪迹,担心遭到曾国藩的追杀,又要避免被皇帝派人捉拿。

而且走的慢吞吞的,就是等京城的回信。

差不多走了一个月,才收到京城回信。

已安,可回京。

苏曳才快速赶路。

十天之后,苏曳兄弟返回京师。而在这期间,小太监桂儿又秘密来见苏曳一次,并且带走了一件东西入宫。

在这段时间内,曾国藩获得了他人生最大的胜利。

捷报传遍天下。

田家镇之战大获全胜,威震天下,给清廷萎靡的战场态势注入了强心剂。

这场胜利比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稍晚了一段时间,但是胜利得更彻底,更辉煌。

曾国藩大红大紫,连带着塔其布,彭玉麟,沈葆桢也光芒夺目,炙手可热。

湘潭大捷,武昌大捷,田家镇大捷。

这三场大胜完全拯救了清廷的整个南方战场,也打破了太平军野战无敌的光环。

田家镇一战听上去没有湘潭大捷和武昌大捷威风,实则战果大得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