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历史军事>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54章忠贞之士后宫召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忠贞之士后宫召见(2 / 3)

英杰,勇于尝试!”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肃顺一党纷纷出列,反而刚才反对苏曳封官的不少官员,一声不吭。

他们也不忍心苏曳出丑,现在看来苏曳此人,非常知进退,颇为忠心。

而赞同之人当然不信有人能够高中文武科举,苏曳此举,只能沦为天下笑柄。

从此之后,再无出头之日。

但皇帝还是不忍心,迟迟未开口。

而后目光望向了崇恩和瑞麟,这两个苏曳在朝中的靠山。

而崇恩和瑞麟,也是满脸震惊,不知所措。

皇帝知道了,苏曳事先也没有和崇恩商量过。

顿时间,皇帝对苏曳更加充满了好感。

君子不党,只忠君王。

苏曳连这等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和崇恩串联过,可见他真是一片赤诚之心。

此时的咸丰真是充满了滤镜,看苏曳哪里都好。

最终,皇帝道:“苏曳,朕最后再问你一遍,这个兵部员外郎你确实不要?你确实要去做这个勇敢的尝试吗?”

苏曳道:“是!”

皇帝道:“好,那朕成全你这片赤城之心。”

苏曳拜下:“臣,谢主隆恩!”

“尽管…”咸丰停顿了一下,没有把话说完。

“朕还是非常希望能够在宫中听到你高中的消息!”

苏曳道:“臣,当竭尽全力,不负君恩!”

咸丰道:“如此,那你便退下吧!”

苏曳后退到宫门,出了乾清宫。

而咸丰依旧望着苏曳的背影发呆,久久没有说话。

在这一刻,苏曳在皇帝的心目中真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打定主意,只要苏曳的名次稍稍可以,就立刻借机启用。

至少参加科举,是一个非常名正言顺的理由,是仕途正道。

………

接下来的朝政,皇帝就有些意兴阑珊了。

因为不得不面对武昌陷落的乱局了。

这是他万分头痛的,仿佛每一刻钟都是煎熬。

如此,刚才和苏曳的这段朝堂对话,虽然没有涉及到任何问政,但却是如此惬意舒适。

曾国藩打败仗了,武昌丢了,湘军水师也几乎覆灭了。

接下来怎么办?

甚至都不止接下来该怎么办,现下应该怎么办?

之前巡抚总督,只要丢了省城,那基本上都是自杀。

安徽,湖北,江西等几省督抚,概无例外。

但是,他现在能把曾国藩杀了吗?当然不行,甚至都不能将他罢官。

因为军队是人家自己练出来,皇帝是指挥不动的。

虽然战败,但湘军实力犹存。

整个南方战局,江南江北大营都是废物,靠不住的。

唯一只能靠湘军。

打赢了,他还可以打压。

打输了,甚至还要做安抚。

“国乱思良将!”这是咸丰此时内心深处最深最痛的感慨。

他手边就只有僧格林沁一个帅才,却要留他拱卫京师,除此之外,竟然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将帅之才了。

接下来,朝堂商议了半天,最终有了决议。

罢免曾国藩湖北巡抚一职,但仍旧署理巡抚职权。

这不就是隔靴搔痒嘛。

但是对湖广总督杨霈,就没有那么仁慈了,直接一撸到底,免去所有官职。

有兵没兵的区别,这就出来了。

杜翰出列道:“皇上,苏曳参加文武双科举考试,所以这次顺天府乡试,一定会引天下瞩目,甚至会因为百年奇谈。如此一来就需要人才鼎济,盛况空前之场景。”

杜翰的话很明显了,顺天府是京师,天子脚下。

这次顺天府乡试最终结果出来了,没有特别突出的人才,没有能够压过其他行省考区的文章,那就颜面无光了。

容易让人产生人才凋零之感。

咸丰道:“爱卿有何想法?”

杜翰道:“张玉钊文章名满天下,隐有第一才子美誉。今科顺天府乡试盛况空前,不如皇上下旨,让他戴罪参加今科乡试。”

杜翰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

南方的战还要靠湘军打,刚刚罢免了曾国藩的湖北巡抚一职,为了避免他消极怠工,需要打一个巴掌后,再给一个甜枣,表示皇帝安抚勉励的意思。

而让张玉钊恢复科举考试,则是刚刚好。既不用付出太多,又表示勉励之意。

关键大理寺给人动了腐刑,量刑过度了,难道不弥补一下吗?

当然没有人想着狙击苏曳这一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