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女生耽美>昭昭天胄,凤御东夏> 第14章 玉贵妃,哀家所言,可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玉贵妃,哀家所言,可对?(1 / 2)

太后在公公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徐缓而行,踏入宁和宫。

殿中,皇后等人恭敬地守候,齐声施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微微环顾众人,和颜悦色地说着: “都起身吧,不必与我这老人家如此客气了。”

太后眸光随之落于玉贵人身上,轻笑一声, “玉贵人,真是难得一见啊!自你提封贵妃后,已是好些日子未到哀家的寿安宫请安了吧?”

“这一年来,皇上日理万机,唯独对你宠幸有加,可哀家瞧你这模样,肚子怎地还是毫无动静啊!莫不是身子有隐晦的不妥,若是这样的话,可得及早唤御医仔细瞧瞧。”

只见那玉贵妃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肚子,脸上露出一丝苦态,心中亦在暗暗恼恨自己。

一年过去,承蒙皇上独宠,可玉贵妃却始终未能怀上龙种。其他姐妹看在眼里,亦是羡慕嫉妒恨得紧。

太后转而望向一旁的淑妃,“淑妃娘娘也在啊,哪日再带大公主到哀家寿安宫,几日不见,哀家对那丫头甚是想念得紧。”

淑妃连忙恭敬回道:“谨遵太后旨意,明日便携雅宁前去给您请安!”

太后满意地笑着应允,“好好好!”

周元帝的后宫佳丽不少,然皆未生下皇子,仅有几位娘娘育有公主。

此时,太后收回眸光,略带疑惑地望向皇后,蹙眉问道:“皇后,为何不见静怡在此?哀家念你前些时日身患风寒,身子骨虚弱,特命人传她,今日来给你请安,难道她没来吗?”

说罢,太后语调微扬质询,“张公公,哀家的旨意你可传到?”

一旁的张公公赶忙回道:“回太后娘娘,老奴已将旨意传到!”

听闻此言,皇后心中猛地一紧,似有一根心弦被狠狠揪起。而玉贵妃面容阴沉得仿若能滴出水来,眸光阴晴不定。

静怡娘娘当真是奉旨前来请安,那杖责岂不是打错了?这局面该如何收拾才好?

须臾之后,皇后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回道: “回太后,因一时误会,臣妾误罚了静怡妹妹杖责!”

玉贵妃舔着笑脸,忐忑不安地附和, “对对对!误会,误会,一场误会!”

太后闻言,怒眉竖起,厉声反问, “误会?杖责?皇后,这就是你统摄后宫之道吗?”

“张公公,还不快去瞧瞧,快传御医!”太后一声令下,不容置疑。

不多时,御医匆匆赶来,一番诊治之后,恭敬地向太后回道:“回太后娘娘,静怡娘娘所幸只是受些皮肉之伤,身子骨并无大碍,老医已开了方子,按时外敷内服。要不了几日,娘娘定能恢复如初。”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直令顾青青全然摸不着头脑,但总归好过杖责之罚!

顾青青强忍着疼痛,勉力恭敬道: “臣妾静怡,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一脸怜悯,心疼不已, “好啦,好啦!这板子已经吃下,就不必多礼了!”随即,太后面色一正,严肃发问: “皇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请给哀家细细说道说道?”

皇后并未有丝毫隐瞒,将其中原委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且将下令杖责之事撇得干干净净。

太后闻此,面色微沉,带着些许愠怒,“皇后,你真是糊涂啊!这后宫之中,除了哀家与你之外,谁敢擅自妄下旨意。即便玉贵妃代你暂管后宫事务,她亦是绝无此等权力的。”太后稍作停顿,别有深意地瞧了一眼玉贵妃,“玉贵妃,哀家所言,可对?”

玉贵妃瑟瑟发抖,忙不迭地应道: “对对对,太后娘娘,您说的对极了!”

太后目光锐利如剑,直直盯着玉贵妃,“既然玉贵妃知晓此等礼数,那为何还当着皇后的面,越俎代庖,命人将静怡二人施以杖责,还妄言要将杖责之数提至三十?”

玉贵妃惶恐不安,跪地苦苦求着,“太后,臣妾一时心急,失了礼数,臣妾知错,请太后原谅呐!”

太后却是冷哼一声,面色愈发冰冷,斥道:“玉贵妃,你当真是一时心急吗?还是你仗着代管后宫之威,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本分!你身为贵妃,本应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为这后宫众人树立典范。可今日,你竟敢枉下皇后的旨意,莫非你已然不将皇后放在眼里了吗?你莫不是忘了,这后宫之中,终究是以皇后为尊!“

太后对这恃宠而骄的玉贵妃,心中早已生出诸多厌恶,其霸着自己的儿子,却又久久未能怀上龙种,着实令太后心中烦闷不已。

此时,宫殿之内一片静谧,众人皆噤若寒蝉。

玉贵妃花容失色,额上冷汗涔涔,娇声泣道: “太后娘娘,请您息怒!臣妾再也不敢了,恳请太后娘娘您大发慈悲,饶过臣妾这一次吧!”

“静怡本是奉哀家旨意,前来给皇后请安。却未曾想,尚未弄清其中缘由,便被扣上诳言之罪,进而施以杖责。倘若不是哀家恰巧来此,及时道出事实真相,恐怕静怡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