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武侠修真>修仙正史> 第48章 王八稳出场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王八稳出场了(1 / 2)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老子骑青牛欲往西去。

过函谷关时,遇尹喜迎接,留下一本书,名曰:《道德经》。

《道德经》,五千文,是为道家经典。而老子,是为道家道祖。

道家思想开枝散叶,信仰者众多,道家门派也分布各地,有名气者不知凡几。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个道家门派,名曰:逍遥门。

这个门派,传自道家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周。

这个门派的名称,取自庄周的经典文章:《逍遥游》。

逍遥门坐落在一片山脉之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也算是道家的一个大门派,香火颇为旺盛。

逍遥门的信徒众多,在世俗官家,也会有不少人,每一年都会选择一些时日,来逍遥门修行。

当是时,天地灵气还算充裕,修仙界也还很热闹。逍遥门的修行者出门在外,也算略有薄名。

在逍遥门所在的山脉之中,有一些,是管理凡间事务的山峰,而真正的修仙之人,都会在后山隐秘山峰处修行。

那一日,就在逍遥门修仙之人修行的一处隐秘山峰之上,一个规模中等的大殿之内,有着一个老道士和一位年轻道士。

老道士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手捧一个拂尘,端坐在木椅之上,身旁的木桌之上,放着一盏刚刚泡好的茶。

小道士身着一身普通道袍,头顶道冠,恭敬的站在下首。对比起老道士来,少了一丝平静,多了一点活泼。

“八稳呀。”老道士突然开口说道。

听到师尊喊自己的名字,小道士的脸上,立马堆起无奈的神色,却仍然恭敬的回道:“师尊,徒儿在。”

只是,他又继续说道:“师尊,您喊我徒儿就好。”

“哦?”老道士神情不变,心下却想逗逗自己的徒儿,说道:“这是为何?”

“师尊,因为徒儿姓王。”小道士说道。

“吾徒王八稳,姓名乃是父母所赐,岂能轻之?弃之?为师的心中,并未觉得徒儿的名字有任何问题。”老道士喝了口茶,又继续说道:“看来,你的心性修炼还是欠些火候。”

“师尊教训的是,徒儿谨记于心。”虽然,小道士王八稳觉得,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就应该直接解决,非要把问题扎在心上,用来修炼心性,这不是有病吗?

当然,他是不敢把这些话,说与师尊听的。

又稍微聊了些修行上的事情,老道士这才说起正事儿来。

“徒儿。”虽然老道士嘴上那么说,但是,仍然改了称谓:“这一次,为师叫你过来,是有任务交付于你。”

“师尊所托,徒儿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师尊教诲!”

“徒儿有此心便好。”老道士很是安慰,却又有些伤感起来。回想起来,这徒儿幼时上山,便拜在了自己门下,至今,已是十年有余。

徒儿接此任务,必将远赴他地,从此之后,师徒离别。想到这里,不禁悲从心来。

“师尊?”小道士看到老道士沉默不语,不禁小心的喊道。

听到小道士的喊声,老道士不禁清醒,进而赧然一笑。

自己刚才的时候,还在教训徒儿要修炼心性,没想到,自己现在就这般失态。

默默的整理了一下心态,老道士才继续说道:“你的门内师兄在外游历之时,发现了一处两界漏洞。虽然此时漏洞尚小,但是,若任由其发展,将来必成大患。”

“门内决定,派你过去镇守此处,授你于当地开宗立派之权。”

老道士说完,也没有逼迫自己的徒儿回答,而是拿起茶又喝了一口,给徒儿一些思考的时间。

其实,就像这种任务,在门内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每年因为传教、镇守、除妖的任务,而出去历练的门徒数量不在少数。

每年派出去的门徒,留在当地开宗立派的也总有一些。

只是,有些站的住脚,有些站不住而已。一个宗教门派想要发展,总是要出去开枝散叶的。

小道士来到门内也十多年了,在他的心里,对于这些事情,也是很明白的。

对于门派任务的相关情况,他也了解的很。只是要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还有真心对待自己的师尊,心中不免有一些犹豫与畏惧。

看到小道士的纠结,老道士决定劝一劝自己的徒儿,这一次,是非常好的机会,虽然这个任务会有一些风浪,但是,不离巢的雏鹰如何展翅蓝天?

想好了说辞,老道士便开口道:“吾徒王八稳呀,听为师一言。”

这名称一出,小道士当即坚定了决心,说道:“师尊,徒儿决心已定,要接下这个任务。”

虽然准备的说辞都没用上,但是,老道士的内心,还是觉得欣慰不已:“真不愧是我的好徒儿。”

与师尊与师兄弟姐妹的离别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