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演武场!(1 / 2)

张居正一听圣言,便觉头大。

他明面上只兼任户部、吏部尚书,却包揽了六部大小事,而当务之急便是工部的各项大事。

但无论他能力多大,一叶独舟也很难与湍急长江抗衡。

不过,他也明白江策心中忧虑大明,大明初生,而前朝大乾又被赵奕搅得乌烟瘴气,需要重新建设的地方太多了。

“陛下,我们为何不张贴告示,向民间招募能人贤士,此举既能补充咱大明的人才储备,又能让怀才不遇之人得以重用。”

张居正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大明如今最窘迫的不是缺少物资,而是缺少真正优秀的人才!

而且是各方各面都缺少人才!

因大乾的前朝户籍制度所限,许多一心治国的能人,只能被迫继承父业,运气好的当兵,运气差的耕田,怀才一生也是碌碌无为。

“善哉!”

江策微微颔首。

一直以来,他都太过依赖系统奖励的将领,却忽略了民间也有许多高人,只是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

历史上韩信还是庶民出身,受了胯下之辱,一样能施展抱负,才情卓绝天下成就一代兵仙。

打仗打太久了,江策的思维还没有彻底往经国治世的路子上转变过来。

“姚广孝,你即刻拟一份招募公告,朕会命锦衣卫在国内所有城池张贴出来。”

“同时,若朝中官员能够举贤,朕也会予以重用。”

“诺!”

姚广孝立马放下手中奏章,立刻拟了份公告。

当然,并非所有有心招募者,都能直接面见皇帝,而是通过朝廷的层层筛选,确认真正有才学的能人异士,才有机会面见圣上。

公告很快就张贴到全国各地。

即便是位于深山中的龙虎山道观,木门上也被贴了两份告示。

所幸赵奕并没做出始皇帝那焚书坑儒的暴行,百家典籍都得以保留,人才并不算少。

一看天子重酬能人异士,不少胸怀才学的大家,便出山向金陵而去,都在求一个为国家做贡献,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

此时的金陵城,比以往更要热闹繁华。

有从墨家来的大能,也有从法家、儒家等来的贤人,更有僧庙主持、道观道长等都齐聚金陵,期许能够觐见圣上。

即便没被朝廷录用,能够亲眼见天子一眼,这辈子也足矣。

起码向人吹嘘都有本钱了。

“陛下,这是天下能人异士的名单,臣已整理筛选了一批沽名钓誉之辈,将可堪大用之人的名字整理成册了。”

此事由姚广孝负责,张居正治理政务的手段碾压姚广孝,但在看人和用人的能力上,比之妖僧略差一筹。

江策颔首,接过名册翻了翻。

名册排榜首者,却是一个墨家的小子,名叫墨染。

“此人年方三十,也没参与过什么大工程的建造,名册上说他一直在深山中苦修十余载,却没任何成果,为何你要将其排在第一?”

江策疑惑问道。

仅是名册上这点东西,他实在看不出墨染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而排在墨染后面的,都是地方鼎鼎有名的大家,履历丰富。

“陛下,微臣曾密见过墨染,此人谈吐愚钝,但想法天马行空,且微臣让他看过大殿主体结构图,他仅看了一眼,便指出了数十个缺点。”

“微臣认为陛下您还是亲自见见他较好。”

姚广孝躬身说道。

江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宣他进宫,朕在御书房等他。”

“诺!”

姚广孝兴奋地出了宫,没多久就把墨染领到了御书房。

“草民墨染,见,见过陛下。”

“吾皇万岁万,万万岁。”

墨染神色不卑不亢,却口吃严重,结结巴巴地跪拜在地道。

“平身。”

江策微微笑道,展现出一抹亲和力,让墨染稍微有些放松下来。

“朕问你,你有什么本事,能让朕在天下数百能人中选中你?”

他笑容一敛,话锋陡变质问道。

墨染感受到江策的寒芒,依然只是躬身一拜,

“陛,陛下。”

“立国大殿,不够,不够大气,不能耀我国威。”

墨染如实回答,却让身旁的姚广孝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种话,在私底下说说还行,居然敢当着圣上面前说出,这是冒犯龙威,要砍头的死罪啊!

“陛下,墨染他!”

姚广孝有心解围,却被江策冷着脸摆手阻止,

“继续说。”

“立国大殿,陈设武将文臣雕像,记录战功政务,每个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